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行政管理專業簡介
一、學科內涵
行政管理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廣義的行政管理指國家政治目標的執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狹義的行政管理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又稱為公共行政。
“行政管理”學科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畢業生授管理學碩士學位。本學科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管理科學指導下,圍繞國家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以行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依法行政問題研究等為主要研究內容與方向,深化行政管理學科的基礎理論、學科領域的研究和建設,服務于我國行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二、基本概況
我校經過65周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建設,在行政管理專業的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都比較合理的研究團隊。
1.在師資隊伍方面,行政管理團隊現有教授11人、副教授8人、講師7人;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7人,85%以上人員具有碩士學位。
2.在教學科研方面,先后出版了《實用行政管理學》(1989)、《行政管理學教程》(1992),《現代行政學》(1997)等教材和《行政與行政權及其規制機制研究》、《公共行政要義》、《體制、能力、現代化:當代中國公共行政發展三維研究》、《西方民主研究》、《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論》、《行政執法責任制理論與實踐及對策研究》、《行政執法責任制與建設法治政府》、《構建和諧社會之法治問題研究》等學術專著。先后承擔了“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創新”和“農村社區建設:制度、功能和文化”等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國家社科基金(西部)課題和省部級、省廳級課題共計25項。在《政治學研究》、《現代法學》、《云南社會科學》、《社會主義研究》、《行政論壇》、《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系列有價值的論文140余篇。
3.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經培養了“政治學理論”(行政管理方向)碩士畢業生30余人。從以往畢業的本科學生所取得的成就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學者和教育管理者。如著名青年政治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任劍濤教授等。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
主要的研究方向:
(一)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集中研究國家行政的理論與實踐、行政制度和方法,政府行政能力提升,防止行政侵權與越權乃至行政專橫,避免或可能出現的“合法性危機”。
(二)行政法制研究。旨在研究法治國條件下的行政法治發展歷史和基本范疇、法律規范和行政執法等系列內容和制度安排,從而推進依法行政,為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學化提供指導和服務。
(三)基層民主政治與基層治理研究。重點關注中國基層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基層民主政治的發生類型、基層治理中現實問題的現狀顯現、基層治理創新模式的構建、不同區域治理模式的比較研究。
四、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培養方針,全面貫徹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通過專業學習,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本學科領域前沿動態,對政府決策和機關管理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成為行政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二)生源要求和選拔方式
合格的畢業生應達到下列要求: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勤奮學習、學風端正、能夠深入掌握行政管理學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專業功底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學術素養良好。
3.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精通所修專業方向的理論和實踐。
4.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策劃、組織、執行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課程體系的設計方案及依據
碩士研究生最低36學分(其中學位課20學分,非學位課14學分,必修環節2學分)。(見附表)
(四)培養和學位的基本要求
1.學習年限
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課程學習時間、專業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時間約為2年,畢業論文的完成時間不少于1年。優秀研究生在學習年限內提前完成培養計劃,修滿規定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符合學校有關規定,可以申請提前畢業。凡申請提前畢業者必須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指導教師同意后報經濟學院審核,經研究生主管部門批準后報省有關部門審批。
2.培養方式
(1)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全部按全日制方式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為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由管理學院為每位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指定一位具備一定資格的專業教師作為副導師,協助指導和日常管理。提倡不同學科的專、兼職導師組成學科群體進行聯合指導。
(2)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應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和促進研究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系統性學習、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辦法。
(3)指導教師應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每學期必須安排一定的時間用于研究生的指導和培養。導師要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研究生高尚的情操。
(4)每年研究生新生入校后1個月內,應組織指導教師和研究生的雙向交流,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確定其培養計劃。研究生培養計劃一經批準,即應嚴格執行,不得隨意更改。凡列入培養計劃的所有項目必須按要求完成,否則不予畢業和申請學位。如有特殊原因確需更改,應按規定辦理更改手續。
3.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和學位論文
(1)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在導師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完成后按規定填寫報告,導師簽字后交單位存檔,并獲得1學分。
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參加四次學術活動,完成后按研究生院規定的表格填寫報告,導師簽字后交培養單位存檔,并獲得1學分。
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公開作學術報告一次,完成后按研究生院規定的表格填寫報告,導師簽字后交單位存檔,并獲得1學分。
研究生在校期間可在導師安排下到相關部門參加行政管理實踐,完成后按研究生院規定的表格填寫報告,導師簽字后交單位存檔,并獲得1學分。
(2)文獻閱讀。根據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的培養需要,由導師組規定研究生必讀的經典著作、期刊,并在第3學期進行統一檢查考核,完成該環節獲2學分。
(3)選題報告。根據研究課題和撰寫論文的需要,指導教師應當安排研究生進行調查研究、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研究生要查閱中外文獻的最小閱讀量為3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10篇。在完成文獻閱讀后撰寫不少于15000字的文獻綜述。完成論文選題后,填寫選題報告,經指導教師同意后進行開題答辯。開題答辯由指導教師組織進行,開題答辯時間在第二學年開始六周內進行。如開題答辯不能通過,必須三個月后方可進行再次開題答辯。
(4)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一般在第四學期進行。主要檢查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現、課程學習和學分完成情況、科研和教學實踐情況、開題報告情況、發表論文情況和學位論文進展情況等。
(5)學位論文。學位論文須獨立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性或實踐參考價值。
4.答辯及學位授予
(1)發表論文。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公開發表2篇以上與本人所學專業基本相符的學術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發表1篇。
(2)學位論文答辯申請。研究生必須修完規定課程且成績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實踐活動,獲得規定的學分,已經至少發表2篇論文(含錄用通知)后,方能申請論文答辯。
(3)匿名通訊評議。學位論文在正式評審和答辯之前,必須通過外同行專家進行匿名通訊評議。通訊評議、匿名通訊評議須明確給出該論文可否進行答辯的意見。論文評議通過后,方可安排正式答辯。如論文評議未獲通過,則研究生可根據評議意見修改論文在3個月后再次申請匿名通訊評議。
(4)學位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學位論文的評審和答辯時間一般安排在第六學期,按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學位授予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5.質量監測
(1)建立研究生個人教學與研究檔案。
(2)認真遵守中期考核制度,定期進行教學檢查與評估。
(3)對研究生的獎學金評獎,嚴格按專業成績和科研成果進行。
(4)對畢業后的研究生進行不定期的跟蹤調查。
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 考核 | 備注 | |
時間 | 方式 | ||||||
學位課 |
公共 基礎 課程 |
第一外國語(語種) | 144 | 3 | 1、2 | 考試 | |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 54 | 2 | 1 | 考試 |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1 | 2 | 考試 | |||
專業 基礎 課程 |
公共管理學 | 32 | 2 | 1 | 考試 | ||
政治學理論 | 32 | 2 | 1 | 考試 | |||
領導科學 | 32 | 2 | 1 | 考試 | |||
公共政策分析 | 32 | 2 | 2 | 考試 | |||
公共經濟學 | 32 | 2 | 2 | 考試 | |||
社會調研與統計方法 | 32 | 2 | 1 | 考試 | |||
管理心理學 | 32 | 2 | 2 | 考試 | |||
專 業 選 修 課 程 |
公共行政學名著研讀 | 32 | 2 | 1 | 考試 | ||
西方政治制度專題研究 | 32 | 2 | 2 | 考試 | |||
行政法學專題研究 | 32 | 2 | 2 | 考試 | |||
政務禮儀 | 16 | 1 | 2 | 考查 | |||
電子政務專題研究 | 16 | 1 | 2 | 考查 | |||
地方政府管理研究 | 16 | 1 | 2 | 考查 | |||
社會學理論前沿 | 24 | 1.5 | 2 | 考查 | |||
行政文化與行政倫理 | 24 | 1.5 | 1 | 考查 | |||
公共危機管理 | 24 | 1.5 | 2 | 考查 | |||
政府績效評估專題 | 16 | 1 | 2 | 考查 | |||
非學位課 | 專 業 選 修 課 程 |
中外行政制度比較研究 | 16 | 1 | 3 | 考查 | |
組織行為研究 | 16 | 1 | 3 | 考查 | |||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 | 24 | 1.5 | 3 | 考查 | |||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 24 | 1.5 | 3 | 考查 | |||
公共財政與稅收 | 24 | 1.5 | 3 | 考查 | |||
政府規劃與戰略研究 | 16 | 1 | 3 | 考查 | |||
社會保障研究 | 24 | 1.5 | 3 | 考查 | |||
公共資源問題 | 16 | 1 | 3 | 考查 | |||
評價理論與方法 | 24 | 1.5 | 3 | 考查 | |||
補修課程 | 管理學原理 | 36 | 1 | 考查 | |||
行政管理學 | 36 | 1 | 考查 | ||||
必修環節 | 社會實踐 | 1 | 1、2、3 | ||||
學術活動 | 1 | 1、2、3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