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袁經理的管理決策
袁經理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擔任A農機公司的總裁,這家公司是一家生產和銷售農業機械的企業。1995年產品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1996年達到4200萬元,1999年4450萬元,2003年預計4600萬元。袁先生每當坐在辦公桌旁,翻看這些統計數字和報表時,常常為這些業績感到頗為自豪。
一天下午,又是辦公會議時間,袁先生召集了公司在各地的經銷負責人,分析目前和今后銷售形勢,在會議上,有些經銷負責人指出:農業機械產品總的看來,尚有一定的市場潛力,但消費者的需求和趨向己經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公司應針對用戶的需求,增加和改進新的產品,淘汰一些老化的產品,以滿足現在用戶和潛在用戶的新需求。
身為機械工程師出身的袁先生,對新產品的研制、開發工作應當說是行家能手。因此,他聽完了各地經銷負責人的意見之后,心理很快就做出了盤算,新產品的開發首先需要增加研究與投資,之后,又要花錢改造公司現有的自動化生產線,這兩項工作大約耗時3-6月。增加生產品種同時意味著必須儲備更多的備用零件,并根據需要對工作進行新技術培訓,投資還會進一步的增加。
袁先生一直有這樣一種看法:從事經銷工作的人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業務方便來考慮,不斷提出對各種新產品的要求,卻不會考慮品種更新以及開發新產品必須投入的成本情況,這些意見不足以做為決策的依據。袁先生還認為,公司目前的這幾種產品,經營的效果還不錯。經過認真的盤算,他決定暫不考慮新品種開發的建議。目前的市場策略仍然是確保現有產品品種的地位和穩步發展。袁先生認為,只要不斷提高現在產品的質量并通過改進產品的成本,開出具有吸引力的價格,不怕用戶不走上門來,并堅信質量是提高產品致勝的法寶,他相信用戶實際上也是這樣考慮的。
袁先生雖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決策,但是仍然表示聽一聽下級人員和專家顧問的意見對自己是有益的。
1.根據案例提供的資料,你認為:A農機公司現在農業機械產品市場是屬于
A.開發期B.成長期C.成熟期D.衰退期
2.袁先生最終決定,不開發新的農機產品進入市場,其主要原因是:
A.投資與成本問題B.開發期過長C.A+BD.經銷人員的建議價值不高
3.從袁先生在處理決策問題的手段和措施看,其領導風格是屬于
A.專制權威式B.開明權威式C.群體參與式D.中間式
4.從袁先生的最終決策以及管理的信條看,他是屬于
A.生產觀念B.產品觀念C.市場營銷觀念D.社會營銷觀念
5.袁先生的最終決策結果,最有可能的是:
A.老產品繼續保持市場優勢,市場占有率和業務增長率進一步擴大
B.業務增長率擴大,市場占有率下降
C.業務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同時下降
D.無法確定
參考答案:1.C2.A3.B4.B5.D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