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K公司承包經營的失敗
K公司是1988年底成立的一家生產G產品的中法合資公司。公司總投資為800萬美元,注冊資金為400萬美元。在當時,這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投資項目,歷時一年多才完成了公司的籌建以及全套設備的引進、安裝、調試,于1990年初正式投產。當時,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關于經營管理模式的討論中,承包制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推崇,社會上甚至流傳著"一包就靈"的說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K公司的經營管理最終采用了"承包制"的做法。K公司的承包人張先生是該合資公司的外方董事,一位法籍華人。這種情況的承包,在當時的Z省是第一家,因而顯得十分引人注目,被認為是一種大膽的改革嘗試。從張先生個人背景來看,他定居法國30多年,在歐洲開有自己的工廠,長期與G產品打交道,對于G產品的生產可稱得上是行家里手,但由于長期旅居海外,對國內經營環境卻不甚熟悉。承包前,他專門請歐洲有關專家,借助于計算機對承包方案進行了詳盡的測算與分析,最后在董事會內部簽訂了五年期的承包合同。根據承包合同,公司的目標是投產第一年盈利150萬美元,以后每年遞增10%。該目標是以對歐洲同行業廠家政黨滿負荷生產數據為基礎提出的。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要求公司投產后的成本必須接近待業的平均水平,價格也要基本達到歐洲市場價格。考慮到公司建在國內,如果按此目標與國內同類廠家作比照,其資金利潤率與投資回報率可分別達到25%與50%。這種水平的目標,通常只有在公司成長期的期末或成熟期的期初,市場環境比較寬松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合同簽訂后,張先生自任公司總經理。考慮到自己在歐洲有許多業務需要照顧,很少有時間呆在國內,專門從歐洲耳語了一位熟悉G產品的專家任常備副總,長駐中國,主管技術與市場,為了幫助常務副總克服語言交流上的困難,又在國內聘請了一位總經理助理,當總經理不在公司時,就由該總經理助理負責日常工作。該助理受聘前為一家工廠的辦公室主任,曾當過汽車司機,學過幾年法律。公司的員工主要是向社會招聘的。由于招聘到合資公司的員工一律采用合同制,使得年紀略大一點的人都因此望而卻步,結果招聘來的員工都十分年輕,公司員工隊伍在年齡上沒有形成優化組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公司不得不采用變通的辦法,從其他單位借用人員到公司工作。這一辦法雖然解決了員工隊伍的年齡結構問題,卻使得整個員工隊伍的成分變得十分復雜,有全民所有制的,有集體所有制的,有固定合同制的,有臨時聘用的,還有退休返聘的。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不同身份的職工在家屬勞保、醫療保險、退休養老等方面都豐在著不同的待遇,致使不同身份的員工對公司的生存、發展有著不同的態度。
K公司在管理上基本上采用歐洲同類廠的管理方式,機構精簡,職能集中,每個員工身兼數職,員工總數很少。公司的工作及工序責任分割十分清晰,誰的工作就由誰負責,既不允許相互推諉,也不允許相互幫助。凡完成不了本職規定工作的人,被視為不能勝任,均應撤換;而如果其他人或工序來幫忙,出了問題就會職責不清。公司內部好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不應該關心和知道的事,盡量不關心和不打聽,包括公司的利潤、產品價格、信用狀況等,從而在員工心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箱"的想法。在質量管理上,完全采用自檢的方式,公司內不設專門從事質量監督以及質量檢測的崗位。公司生產線的工人到試驗室自行操作,進行產品質量測試,在允許的范圍內自己作出調整。公司只設一位產品人庫及出廠的質量檢驗員。在分配制度上采取的做法是,與原工齡工資完全脫鉤,按崗位技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資制,其標準由總經理定,因而要求總經理對員工工作情況的好壞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在產品市場方面,公司考慮到G產品在國內是一種新型產品,廠家和市場的接受都需要有一個過程,而在國際市場上已進入成熟期,只要產品質量上乘、性能優良、富有特色,銷售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所以,公司認為,只要價格適當,將產品銷售定位在出口上肯定可行,因而不專設產品經營部,國內銷售只委托一家合作單位進行。完成員工招聘后,在常務技術副總的帶領及培訓下,員工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領。經過試生產,僅花了兩個月時間,產品質量就達到設計要求。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第一只集裝箱在陣陣鞭炮聲中運出公司,成功地出口到歐洲。公司上下看到了希望,無不為之振奮雀躍。但好景不長,時隔不久,由于當時國內外情況的急劇變化,原來已下訂單的幾家歐洲客戶頻頻傳真要求暫緩供貨,公司海外市場受阻。此時,另有幾家海外客戶提出降價要求。總經理助理請示遠在歐洲的總經理,總經理覺得這與公司原定價格及利潤指標有距離,沒有同意。這使得公司接連數月沒有訂單。這種情況下,起初員工們還可以練練兵,或做設備維修,但直至當年7~8月份,外銷仍無轉機,再加上公司原來委托的內銷單位推銷效果也不佳。為了加強公司的內銷力量,總經理臨時決定成立產品經營部,積極組織人員奔赴國內各地進行產品推銷。但終因為時已晚,回天無力。年終結算顯示當年公司虧損達人民幣400萬元,實際生產量只達設計能力的10%。看到這種情況,承包人張先生無奈地提出要求,希望提前終止承包合同,結果400萬元的虧損,雖經各方消化,仍以承包人賠償100萬元人民幣告終。
1.從整體上來說,該公司承包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市場機會不好B.內部管理失誤C.員工都是新手D.經營管理不善
2.該公司承包合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承包期太長B.目標定得太高C.歐洲專家測算有誤D.成本水平太高
3.從長遠發展角度考慮,該公司建立初期(即前1~2年)的工作重心應該是什么?
A.加強營銷工作,早日收回投資B.加強營銷工作,增加公司盈利
C.加強營銷工作,在市場上站穩腳跟D.盡量降低成本,增加公司盈利
4.該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配備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常務副總不熟悉國內情況,無法與公司內外進行有效的溝通
B.常務副總不懂業務,總經理缺乏經營能力
C.總經理在歐洲有許多業務需要照顧
D.總經理助理能力不夠強
5.該公司在內部管理上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是:
A.絕對的集權主義B.公司內部分工上存在著嚴重的相互分割現象
C.乙公司上下缺乏有效溝通D.公司內部職責不清
6.在市場營銷上,公司存在的主要失誤是:
A.在操作上,沒有成立產品經營部
B.國內銷售只委托給一家合作單位,沒有尋找多個合作伙伴
C.已實行了承包經營制
D.在觀念上,只重國外市場,忽視國內銷售
7."只要產品質量上乘、性能優良、富有特色,銷售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這種說法體現了以下哪一種典型的營銷觀念?
A.生產觀念B.產品觀念C.推銷觀念D.社會營銷觀念
答案:1.D2.B3.C4.A5.B6.D7.B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