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成立于2012年9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08年的土木科(高工),是我省最早培養土木工程人才的學科,為海峽兩岸輸送了大批建筑行業的精英和骨干,被譽為福建“建筑業的黃埔軍校”。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國際隨機結構動力學理論創始人)林幼堃、臺灣大學盧衍琪教授、全國僑聯主席林兆樞、原福建省政協主席游德馨、現任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龔友群廳長等就是本學院培養的杰出代表。
學院下設結構教研室、施工教研室、巖土教研室、交通教研室、力學教研室、制圖教研室、巖土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技術與安全研究所、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所和土木工程綜合實踐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其中土木工程綜合實踐中心設有結構實驗室、巖土實驗室、施工實驗室、力學實驗室、建材實驗室、土工實驗室、交通實驗室、勘查實驗室等9個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2人,其中研究生導師15人,教授10人,副教授(高工)37人,博士27人;擁有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 2人、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鐵道部茅以升科技獎獲得者1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2人,同時還有多位教師擔任全國和省級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
目前,學院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結構工程”和“巖土工程”二級學科等3個省級重點學科,以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省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術與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閩臺合作土木工程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省級科技創新團隊“現代土木工程技術與信息化”與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實驗中心”。
學院土木工程學科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已形成了“巖土與地下工程新技術”、“現代施工技術與信息化”、“橋梁與結構工程”和“工程抗災與控制技術”等四個穩定的學科方向,各學科方向長期承擔高水平的研究項目,研究經費充足,科研水平均處于省內先進行列,部分研究成果達國內先進水平。
本學科注重將科研成果應用于工程實踐,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行業的好評;具備了良好的研究生教學與科研環境,注重將科研工作與研究生培養相結合。本學科已成為福建省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2014年學院土木工程一級學科擬招收碩士研究生40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