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小編首先要聲明,絕無性別歧視的含義,小編本身就性別為女嘛!目前社會上對于高學歷女性的看法褒貶不一,進而延伸出了一個眾口鑠金的問題,女生到底該不該考研呢!一部分輿論認為,女生應該考研,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進一步回饋社會,證明自己的價值絕不僅僅是結婚生孩子傳宗接代等;另一部分輿論認為,女生還是不要上研究生比較好,畢竟大部分人在上學期間不會選擇結婚生孩子,這樣會推遲自己完成人生大事的時間,同時,來自家庭的壓力應該是各位女同胞都苦不堪言的,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社會對于遲遲不結婚的男性的包容程度遠遠大于對于女性的包容程度,舉個例子:社會上關于高學歷女性因為學歷高收入高眼界高而衍生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女研究生都是李莫愁,女博士那就更可怕都成滅絕師太了。那么反過來我們繼續討論,女生到底要不要考研呢?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不如先反方向來討論下,女生考研的原因是什么。
考研的原因和女生考研的原因其實幾乎可以吻合,無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延緩就業壓力。(考研的共性原因)
包括小編在內,我認為這是絕大多數女生參加考研最為重要的原因了。因為一些生理原因,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難免會存在一些性別歧視現象,即使現在女性的權益得到大大的保障,也不能阻止這種情況的存在,比如女生出差不方便、女生要生孩子、要休產假等等這一系列的障礙讓一些公司將同等條件下甚至條件更優越一些的女生拒之門外。那么我們女生們也只好繼續武裝自己,提升自己,以更高的學歷來贏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平等對待的機會。
第二,留校任教。(關于這點,幾乎在女生身上獨有)
近幾年,高校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受到女孩子們的喜愛,成為她們最為理想的職業之一。高校教師雖然工資沒有高中教師高,但是她們授課壓力小,不必被升學率牽著鼻子走。最重要的是沒課的時候也不用坐班,相對自由。每年還有長達3個月的寒暑假,這些使女教師們完全有時間來相夫教子,很好地兼顧了家庭與工作。另外,高校教師授課的對象都是充滿朝氣的大學生,經常和他們相處,必然會使女教師們保持一顆年輕又有活力的童心。當然,現如今對留校任教的要求有所提高,重點大學一般要求是博士畢業生才有留校任教的資格,碩士畢業生只限于作行政工作,成為教務教師。這點小編深有體會,綜合來講,大學教師這個職業很適合婚后較安定的女孩子。
第三,提升自身素質。
現今社會,“三高”女性,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三高”是什么?高學歷、高收入、高素質。而高學歷似乎成為高收入和高素質的一個基礎。小編之前也說,社會上將女博士看做是“恐龍”,對女博士這種高學歷女性投以有色眼光,認為世界上分為三種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都已經超出性別單獨存在了,但是社會的發展,必將要淘汰那些曾把女博士看做是“恐龍”的人,其實目前社會的發展,無論是網絡上還是校園里,都可以看到女博士們漂亮的身影,更不要說是眾多靚麗的女碩士們了。并且目前碩士的平均年齡也在降低,這些高學歷女性,美麗、知性、自信、獨立,這是新時代女性的標志,眾多女性的有識之士希望成為她們中的一員,此勢不可擋。
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為女性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受過良好教育的女碩士、女博士等高學歷的女性,應該是這樣一群人:有思想、有見解,具備獨立的人格,亦會享受充滿情趣的生活。她們可以像楊瀾一樣睿智,也可以像于丹一樣知性,還可以像李銀河一樣博學犀利。她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學歷,卻有著共同的獨立、自強的人格。從她們身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年齡、容貌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凋零,而氣質、素質、個人能力和知識才是伴隨你一生的財富。她們因為豐富而知性,因為快樂而美麗。我相信沒有哪個女孩子可以拒絕這種展現自身提升自身的好時代。
第四,名校情結或者彌補遺憾。
小編也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想要滿足自己的興趣,或者自己的名校情結,或者是為了彌補高考時的遺憾跨專業等等而選擇了考研。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有目標總是要比沒有目標要好得多,尤其是一旦目標達成,勝利的果實有多甜美,也只有摘下的時候才知道。
說到這里呢,小編已經將女生考研的幾大原因跟大家分析了,在此先賣個關子,看到這里的眾位女同學們,你們還想不想考研哪?帶個這個問題,好好思考,下一期再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