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介紹
一、培養目標與要求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領導干部的看家本領,在全球化時代,如何看清世界變化的趨勢,具備世界眼光,如何把握時代特征,具備戰略思維能力,離不開哲學思維的訓練。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經過學習應達到: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強的黨性修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思維方法,善于進行辯證思維和戰略思維,具備科學判斷形勢和駕馭全局的能力,能夠研究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新問題。
二、師資隊伍
哲學專業具有教授2名,副教授7名,講師3名;其中,博士6名,博士后3名。職稱、學歷、年齡梯隊合理,研究領域結構科學。
張健,男,1974年生,山東滕州市人,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后。天津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公共政策與哲學。
張維真,男,四川榮縣人,1987年畢業于南開大學邏輯學研究生班。現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哲學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邏輯學、思維科學和價值哲學。
田力,男,1958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天津市委黨校哲學部副教授。198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哲學系,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于天津市委黨校哲學研究生班。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
李力,男,漢族,1982年7月畢業于南開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1998年獲哲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現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
張鳳江,男,1958年出生,中共黨員,副教授。1984年7月于南開大學哲學系畢業,獲學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文化哲學
路向軍,女,1964年生,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1989年畢業于天津大學,1990年獲山西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科學技術哲學、科技管理、可持續發展。
張穎春,(1971—)男,天津市人,1999年南開大學哲學系科技哲學專業碩士畢業,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研究領域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公共管理、教育學。
萬希平,女,1975年生,山西襄汾人,哲學博士、副教授,中央編譯局博士后,目前主要從事生態政治哲學、文化哲學研究。
范玉秋,男,1972年生,山東梁山人,山東大學哲學博士、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后,現任天津市委黨校哲學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魏艷芳,(1978-),女,河南睢縣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為國外馬克思主義。
白燕妮,女,1984年生,山西原平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講師,主要研究倫理學、文化哲學。
李榮亮,男,1981年生,山東臨沂人,南開大學哲學博士,天津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
三、研究方向
已經開設的有三個:管理哲學與公共政策;管理哲學及其應用;社會哲學及其應用。準備新開設兩個:2015年擬開設“文化管理”與“國學教育”新方向。
(一)管理哲學與公共政策
設置該研究方向的重要意義和作用:1、公共政策研究具有綜合性和應用性,它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方法;2、一直以來,哲學常被狹隘地理解為一種純粹的理論思辨和個人道德情操修養的學問,缺乏現實的針對指導性。公共政策研究,作為一門哲學的應用領域,正是對以往狹隘理解的修正,對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和實踐意義。
(二)管理哲學與及其應用
該研究方向的特點和意義:1.立足于管理學與哲學的交叉領域,兼具具體學科與哲學的雙重特性。它是站在哲學高度上對一般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反思;同時又需要以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為研究對象。2.通過對管理和領導理念的系統化學習,使研究生理解和掌握管理的本質、基本思路和歷史上存在的不同管理理念及其實踐,在宏觀上了解中國社會管理的基本體制和現狀。3.通過對全球范圍內領導力理論的評介和,使研究生理解和掌握領導活動的思路和實踐模式,并通過中西領導理念的比較,掌握領導活動的本質和價值。
(三)社會哲學及其應用
社會哲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使研究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的本質、一般結構和歷史上存在的不同制度的普遍價值,在宏觀上了解中國社會的基本結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社會轉型的特殊性以及特定領域的組織、制度、政策等現狀。2.有利于解讀當代社會。當今時代的復雜多變往往使人們在現實面前產生困惑。社會哲學運用哲學的方法和社會學的具體結論為人們解讀當今現實提供視角和基本方法,從而使人們走出對現實的困惑。
四、專業課程
專
業
課
|
專
業
基
礎
課
|
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專題研究
|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專題研究
|
||
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原著選讀
|
||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專題研究
|
||
西方哲學與現代思潮專題研究
|
||
研
究
方
向
課
|
管理哲學專題研究
|
|
中外公共政策理論研究
|
||
社會哲學專題研究
|
||
公共政策與行政的倫理分析專題
|
||
選
修
課
|
專
業
選
修
課
|
政治哲學專題研究
|
美學專題研究
|
||
宗教學專題研究
|
||
比較現代化研究
|
||
社會管理理念與領導力理論研究
|
||
管理方法論
|
||
科學研究的方法與方法論研究
|
||
人生哲學專題研究
|
||
現代科技與哲學
|
||
現代思維方法研究
|
||
當代世界思潮研究
|
||
國學精粹與傳統文化現代化
|
||
西方文化精要與中華文化軟實力
|
||
西方馬克思主義前沿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五、其他
(一)本專業教師近期代表性科研成果
1、國家項目
1《生態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理論研究》,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我國政府決策專家咨詢制度建設研究》,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決策咨詢
1《系統應對人民幣貶值風險》,《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14-5
2《警惕樓市“金融化”即將面臨的國際風險》,《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14-3
3《樓市“金融化”蘊藏巨大風險》,《高層參考》2013年第3期
4《當前我國社會的利益群體及其心態分析》,《理論動態》2012年4月30日
3、專著
1《漢魏蘭陵經學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實踐的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中國咨詢機構的政府決策咨詢功能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研究生教材),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學術論文
1《后蒼經學探論》,《東岳論叢》2012年8期。
2《兩漢蘭陵經學管窺》,《管子學刊》2012年1期。
3《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歷史邏輯和實踐框架》,《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3期。
4《后危機時代的風險研究:格局、挑戰及評估》,《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6期。
(二)本專業畢業學員情況
畢業學員秉承本專業學以致用的基本理念,注重以哲學思維方式分析、處理實際工作、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在各方面均有較大進步。截止到2014年,已經有1名學員成為省部級主要領導,1名成為省部級常委。大部分也都已成為本行業、本部門的中層干部、骨干人才或優秀人才。
(三)本專業學制情況
1、本專業研究生分半脫產和業余兩種學習形式,學制三年。半脫產學習主要利用工作時間上課,業余學習主要利用公休日上課。
2、本專業研究生所修課程實行學分制,總計34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8學分,專業必修課16學分,選修課應至少選學10學分。
(四)專業特色
1、注重文本研究、基礎理論研究與學術前沿問題、現實實踐問題的結合
2、注重哲學思維方式和戰略思維能力的訓練
3、注重學術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學校和本專業指導小組定期和不定期地舉辦報告會、研討會、專題講座、研究生論壇等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
(五)詳情請關注和訪問哲學部網站:
http://www.tjdx.gov.cn/xnjg/zx/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