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那時候的清朝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由于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西方列強開始紛紛入侵中國,從而簽訂了一些不平等條約,導致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于這些不平等條約,身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必須牢記在心,不只是因為它是一個考點,同時也是因為這些屈辱的過去我們應該牢記。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總結下中國近代史上的那些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
時間:1842年 8月20日
內容: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割香港島給英國;2. 賠款2100萬銀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該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從此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虎門條約
時間:1843年
內容: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租界)。
望廈條約
時間:1844年
內容:美國享有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港口“巡查貿易”,美國人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
黃埔條約
內容:法國享有中美《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天津條約
時間:1858年
內容: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2.增開牛莊、淡水、漢口、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5.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該條約的簽訂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北京條約
時間:1860年
內容: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準許華工出國,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簽訂使外國侵略勢力伸向中國內地,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馬關條約
時間:1895年
內容: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辛丑條約
時間:1901年
內容: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 拆炮臺、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帝國主義列強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重要地區的12個地方駐扎軍隊。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已甘當“洋人的朝廷”,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這些不平等的簽訂,反應了的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了半值半封的社會,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個時間線把這幾個不平等條約串聯起來,這樣更有利于記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