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兩年媒體頻報道"考研降溫",但對學生來說研究生考試依舊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應屆考生和往屆考生在報考意愿方面的差異。
主要結論:
(1)超過半數考生愿意報考專業碩士
往屆考生對專業碩士更加青睞
(2)應屆、往屆考生擇校理由統一
除分數外,學校和專業聲譽是報考主要理由
(3)往屆考生計劃跨專業考研比例更高
跨專業理由:應屆生為興趣和就業,往屆生為職業發展
(4)考研失利怎么辦?
近半數應屆考生選擇找工作,35%往屆考生堅持再戰
基本發現:
往屆考生對專業碩士更加青睞。
近幾年,與學術碩士相比,專業碩士擴招迅猛。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5《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專業碩士招生規模占整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42%,預計我國的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比例將達1︰1。對有意報考2017年碩士研究生的考生來說,更注重實踐性的專業碩士是否更具吸引力呢?
騰訊教育-麥可思-2016年本科生考研意向研究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被訪群體愿意報考專業碩士,且2015年及之前的往屆畢業生(以下簡稱"往屆考生")中計劃報考專業碩士的比例(61%),高于2016年應屆畢業生(以下簡稱"應屆考生")的比例(55%)。
注:學術碩士注重學術理論研究,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專業碩士注重操作實際能力教育,培養的是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除分數外,學校和專業聲譽是報考主要理由。
那么,畢業生在選擇報考研究生院校時會考慮哪些因素?數據顯示,應屆考生和往屆考生在這個問題上給出的答案上比較統一。具體來看,除考慮錄取分數外,"學校的牌子"(應屆考生:34%,往屆考生:33%)和"所選專業的聲譽"(應屆考生:30%,往屆考生:25%)是考研群體擇校的主要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有10%的往屆考生對擇校抱以"無所謂"的態度,比應屆考生高4個百分點。這部分考生可能只是希望通過讀研獲得人生新際遇,但需要提醒的是盲目地考研并不一定能夠獲得理想中的結果。
跨專業理由:應屆生為興趣和就業,往屆生為職業發展。
在考研大軍中,部分考生也將考研視作轉換專業、繼而重新為自己規劃職業生涯發展方向的重要機會。
騰訊教育-麥可思數據顯示,有54%的往屆考生表示會跨專業考研,比應屆考生的該比例(37%)高出17個百分點。跨專業考研難度較大,這可能導致考生不能一次性考取,從而提升了往屆考生的該群體比例。
在跨專業考研理由方面,應屆考生跨專業考研的最主要原因為"符合興趣愛好"(30%)、"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29%)、"就業前景好"(29%),往屆考生選擇轉換專業的最主要原因是"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37%)。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并非所有考研畢業生都能如愿以償,一旦考研失利,他們又將何去何從?數據顯示,一旦考研失利,47%的應屆考生會選擇找工作,而往屆考生仍將繼續堅持考研作為首選,比例達到35%,比應屆考生高11個百分點。
數據說明:
本分析所用數據的研究時間從2015年10月13日開始,到2015年11月23日結束。收回畢業生考研人群有效答卷共22230份,其中2016年應屆畢業生11403份,2015年及之前的往屆畢業生10827份。調查方式是掛網研究,無抽樣及其檢驗,研究結果僅代表被研究的畢業生考研人群的狀態。
考研,就像攀登一座高峰。你選擇的山峰越高,攀爬起來的難度越大。因此,2017考研人只要量力而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座山峰,堅持不懈,奮力沖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