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文寫作是經濟類聯考和管理類聯考寫作部分的一大重要題型,和敘述文不同,論說文的寫作要是表明觀點,理據說明,它需要考生發表自己的主張并提供有力的論據。下面小編分享2017年聯考寫作論說文素材。
機遇
(1)引言
機遇,青睞有準備的人。它不相信眼淚,它與層懦、懈惰無緣。
機遇稍縱即逝,目光敏銳、勇敢果決者常常能獲得它。
機遇對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動權在每個人手里。
(2)事實論據
諸葛亮待機而出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5歲時隨家人為逃避戰亂,離開山東老家輾轉到湖北襄陽避難。17歲時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因此,他隱居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臥龍”。
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形熱已趨明朗。曹操基本上統一中國北方,勢力最大。孫權割據江東統治鞏固勢力次之。劉表、劉璋等軍閥也各有地盤。劉備在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中,組成了一個勢力不大的軍事集團,但屢被曹操擊敗,被迫輾轉投靠,沒有自己固定地盤。為發展自己勢力,到處訪尋人材。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向劉備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并提出了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登上政治舞臺,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并乘機占領荊州,進軍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
拿破侖捕捉機遇
拿破侖·波拿巴,法國18世紀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
1793年,他被匯報會往前線,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革命軍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侖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直接向特派員薩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在特匯報會員苦無良策時,看拿破侖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侖為攻城炮兵副指揮,并提升為少校。拿破侖抓住這個機遇,在前線精心謀劃,勇敢戰斗,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并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于一舉成名,為他后來叱咤風云,登上權力頂峰奠定了基礎。
(3)理論論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易經·系辭下》 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 ——中國諺語 見機不遂者隕功。 ——漢·桓宛《鹽鐵論·擊之》 圣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 ——《三國志·吳書·諸葛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有機不可失,無機不亂抓。 ——中國諺語 小心等待,必要抓住時機。 ——[英]彌爾頓《復樂園》 生活就好比打仗,它的規律很簡單,不要坐失良機。 ——[前蘇聯]高爾基《可笑的奇聞》 普天之下,善于利用時機者始能得到。 ——[英]艾略特《亞當·比德》 選擇時間就等于節省時間;而不合乎時舉動則等于亂打空氣。 ——[英]培根《論敏捷》 萬物皆有時,時來不可失。 ——中國諺語 如果你在時機成熟前過急行動,你將必得去擦抹悔恨的眼淚;而如果你放過一次成熟的時機,你將永遠抹不干懊喪的眼淚。 ——[英]布萊克《結婚戒指》 取天下與守天下,無機不能。 ——宋·蘇洵《遠慮》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宋·蘇軾{代候公說項羽辭} 大丈夫相時而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來磨面。 ——[英]赫伯特《智慧之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