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學科介紹
一、學科概況
果樹學專業是天津農學院的傳統骨干專業之一,果樹學學科是天津農學院重點學科,2010年“冬棗低產園優質高效關鍵栽培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冬棗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本學科以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和特色園藝植物為目標,著力開展以下三個方向的研究:果樹種質資源研究與利用,其優勢和特色是搜集、評價和選育優良耐鹽果樹種質資源,并用于鹽堿地的改良,在天津濱海地區鹽堿地的改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完成和在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果樹抗逆研究與應用,其優勢和特色是采用植物逆境生理學和現代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研究果樹植物耐鹽、抗旱基因的功能和表達特性,揭示其抗逆的分子機制,發掘新的抗逆基因資源并加以利用,已完成和在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其優勢和特色是結合天津地區果樹病蟲害的特點,解決果樹生產中存在的有害生物導致減產、品質下降、農藥殘留與危害等涉及農產品生產與安全的實際問題,已經完成和在研科研項目9項。近五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0余項,并多次獲得天津市“星火計劃”及“科教興農”先進集體或個人等獎項。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6件,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EI 8篇。
目前本學科專任教師15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名,5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具有碩士學位,形成了年齡結構合理、穩定的學術梯隊。現有中心實驗室、果樹實驗室和果樹研究室,儀器設備總價值600萬元。
二、研究方向
1.果樹生理生態
本研究方向以發展都市農業和特色園藝植物為目的,著力開展優良果樹種植資源的收集、評價和選育,抗逆性植物資源的研究與利用。通過傳統理論和現代化生物技術等手段和方法,探討特殊條件下果樹植物的生態適應機制、各種環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對果樹生長的影響和主栽果樹的物質生產特性,進行抗逆植物種類的開發與利用從而選育和推廣經濟價值較高的耐鹽植物,為天津市濱海灘涂鹽堿地的開發和利用奠定理論基礎。
多年來本研究方向成員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八五”攻關課題子專題、天津市科委、天津市農委等多項研究課題。同時,進行鹽漬地利用和鹽生植物引種以及開發利用、利用耐鹽植物改良灘涂鹽堿地的改良與示范研究、鹽堿果園蘋果缺綠病及生理病害研究、以及西府海棠的MAPK基因的克隆及表達特性研究等方面研究,為耐鹽堿抗干旱植物的研究利用,以及開發和利用灘涂鹽堿地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果樹生物技術
在原有的傳統果樹遺傳育種的基礎上,引入生物技術手段,利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通過高效表達載體的構建、基因轉化體系的建立和轉基因技術的改進等,培育抗逆果樹新品種,并實現對原有優良品種定向改良,以便更快、更穩定地獲得滿足我國果樹生產需要的新種質、新品種。主要包括:抗逆果樹新品種的培育、果樹重要經濟性狀的分子改良、組織培養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優化、優良品種快繁與脫毒。
本研究方向從1990年開始果樹組織培養的研究,先后進行了蘋果、葡萄、棗和梨等樹種以及不同品種的組織培養和優良品種的快繁工作,建立了高效的果樹組織培養和細胞再生體系,為新品種的快速繁殖、脫毒和推廣做出了貢獻。隨著現代果樹生物技術研究工作的開展,學科組已經申請到了相關研究的專利多項、主持完成了國家、天津市科委、天津市農委等多項研究課題。
3.果樹資源研究與利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果樹種植資源的調查、保存、鑒定及利用的研究;果樹主要經濟性狀遺傳變異及育種的研究;果樹抗性遺傳及抗逆性育種的研究;果樹育種新方法的研究;分子生物學及其在果樹育種上的應用以及其它有關果樹遺傳育種的科學研究。經過多年的積累,在校內建立了面積為3畝地的植物資源圃、與天津市靜海縣等地合作建立了30畝的試驗示范基地。引進及優選出適宜天津市生態條件的梨、棗等品種多個。
4.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
本學科方向結合天津地區園藝植物病蟲害的特點,確立了發展方向為解決園藝農產品生產中存在的有害生物導致產量減產、品質下降、農藥殘留與危害等涉及農產品生產與安全的實際問題。在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的框架內,結合都市農業的特點運用現代病蟲害的防治理論,闡明病蟲害發生的基本原理,發現基本規律,創建基本方法,構建綜合應用技術體系。
三、合作交流
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主持和建設的國家葡萄產業技術天津綜合試驗站,是長期合作的產學研基地之一,有助于進行果樹學科建設。多年來與大港農林局、濱海新區農業局合作在“濱海耐鹽堿植物科技園區”開展科學研究與試驗示范。
近年來,先后邀請中國工程院束懷瑞院士、李正名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鳴教授、“泰山學者”郝玉金教授等國內知名專家來我系講學和交流指導。
先后與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荷蘭、智利、菲律賓等幾十所高校及研究機構進行國際合作交流、同時選派教師出國學習和訪問。
高梅秀教授為代表的教師多年來為天津市及華北地區等十余個省區果農進行果樹栽培技術講座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深受歡迎。先后獲得多項榮譽稱號:2007年獲“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2008年獲國家科技部“優秀科技特派員”、2009年獲“天津市勞動模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