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專業碩士 一、培養目標
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世界歷史學,尤其是從事世界歷史研究和教學的高級專業人才。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素質,能夠掌握世界歷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具有創造性思維,具備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的能力;能夠在教學單位、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以及博物館和與歷史學有關的部門從事教學、研究和其他類型的文字工作。
外語要求: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包括聽、寫、讀、說等,外語水平達到六級以上。
計算機要求:具有熟練的微機操作能力,具備文字處理和在網上查閱資料的能力。 二、學習年限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
非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四年。 三、研究方向
1.世界中古史 2.世界近代史 四、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一般安排在三年級第一學期,實踐方式是擔任一門本科主干課或專業課的教學輔導工作。研究生必須跟班聽課,批改一定數量的作業,協助主講教師答疑,并承擔兩周授課工作。教學實踐由研究生導師親自指導或委托相關課程主講教師負責指導。研究生講課時,主講教師必須聽課,以便于指導和評價。 五、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選題
在研究生導師指導下,按照學科研究方向,由研究生擬定。論文應選擇社會經濟發展中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實用價值的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課題,并盡可能與導師及其所在學科所承擔的科研項目相結合。
2.學位論文開題
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之前,應向研究生導師和指導小組提交選題報告,經審查、批準后,方可開始學位論文撰寫工作。選題報告包括的內容:立題依據、目的、意義、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實施方案,并附論文編寫詳細大綱。
3.學位論文工作檢查
在研究生從事科研、論文工作期間,要求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導師或指導小組報告進展情況。導師、指導小組及時掌握、分析、調整論文工作。
4.學位論文評閱和答辯按學校有關規定進行。社會實踐和學術活動是研究生在學期間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研究生創造性思維,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研究生應參加以下實踐活動:
a.科學研究
在三個學年內至少在省市級或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篇。
b.學術活動
要求參加校內外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學術活動,包括學術報告、學術研討會等,了解最新學科研究前沿動態和信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