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以國務院婦兒工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崔郁為組長的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中期評估督導組一行抵達申城,開始為期4天的兩綱中期評估督導。昨天上午,上海市全國兩綱中期評估督導匯報會在興華賓館召開。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市婦兒工委副主任肖貴玉就上海市實施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情況作了專題匯報。
參照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和《世界兒童發展狀況》的國際通用指標,上海婦女總體發展水平已接近世界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上海兒童總體發展水平已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報告顯示:85.7%的上海女性感到幸福
肖貴玉介紹說,依據“兩綱”,上海市政府于2011年以專項規劃形式頒布實施《上海婦女發展“十二五”規劃》和《上海兒童發展“十二五”規劃》。截至2014年末,婦女規劃六個優先發展領域56項主要可量化指標,已提前達標51項,占比91.1%;4項有待統計;1項未達標。兒童規劃五個優先發展領域38項主要可量化指標,已提前達標36項,占比94.7%;2項未達標。
參照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和《世界兒童發展狀況》的國際通用指標比較,上海婦女總體發展水平已接近世界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上海兒童總體發展水平已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此外,2015年開展的“上海女性幸福指數研究”顯示:上海女性幸福指數為3.54(5分制),85.7%的上海女性感到很幸;虮容^幸福。
戶籍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達到85.09歲
報告還顯示,本市婦幼保健水平整體保持在極高人類發展水平。五年來,上海戶籍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015年達到最高85.09歲,比男性高出4.62歲,高于極高人類發展水平(83歲)。全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創歷史新低,達到極高人類發展水平。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提高至94.3%,超出規劃目標4.3個百分點。
本市婦兒受教育程度和綜合素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據統計,本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101.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117.6%。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2年在65個國家和地區測試結果顯示,上海學生自2009年奪冠后再次位居第一。普通高中在校女生占比52.2%,普通高校在校女生占比53.1%;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中女生分別占比49.7%和37.2%,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2015年,上海女性在全國公民科學素質測評中達標率為11.22%,高于全國3.38%的水平。
應屆女大學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
肖貴玉介紹說,本市婦女平等就業權利和專業技能進一步提升。2015年調研顯示,以大專以上學歷為人才標準,上海女性人才貢獻率為23.65%,占全體人才貢獻率的49.44%;按照國家以中專(高中)以上學歷作為人才劃分的標準,人才貢獻率男女比為1.39比1。上海女性人才貢獻率高于全國指標5.18個百分點。
從2011年以來,上海婦女就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穩定在40%左右。應屆畢業女大學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略高于男大學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口中女性比重下降至32.8%。公有企事業單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女性比重上升至45.1%,高出全國8.4個百分點。專業技術人才男女比呈逐年縮小趨勢,至2014年達到1.37。經管人才中女性比重提高到39.5%,比2010年上升6.3個百分點。
仍存在短板:自愿婚檢意識較為薄弱
據了解,目前,市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發展為45個,兩綱兩規重要指標被列入成員單位專項規劃,16個區縣也將婦女兒童重點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
在“十二五”期間,“女職工、退休婦女和生活困難婦女婦科病、乳腺病篩查”、“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教育進學校”、“0-6歲兒童定期免費健康體檢”、“愛心暑托班”、“愛心媽咪小屋”、“示范性家政服務站”、“建立上海市女性創客空間”等重點工作逐步推進落實。
肖貴玉表示,上海敢于先行先試。2011年,首次將“家庭福利”單列為《上海婦女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優先發展領域,以聯合國通用指標和發達國家指標為參照系,開展女性經濟活動參與率、男女收入比等國際通用指標,以及女性人才貢獻率、女性幸福指數、婦女和兒童閱讀率指標的監測統計。率先在全國編撰《性別統計手冊》。
肖貴玉也向國家兩綱中期評估督導組匯報了目前上海婦女兒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自愿婚檢意識較為薄弱,兒童近視和肥胖等問題仍值得關注。“上海將以此次評估督導為契機,補齊短板、加強保障、精準施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