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學科
理論物理 (070201)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070202)
凝聚態物理(070205)
光 學(070207)
無線電物理(070208)
二、培養目標
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掌握較堅實的物理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熟練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和較強的科學計算能力;相關學科應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了解本領域研究動態,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的教學、科研和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三、培養方向
理論物理
1.計算物理
2.凝聚態理論
3.統計物理
凝聚態物理
1.微納米結構與物理性質
2.功能薄膜物理
3.低維物理與納米磁學
4.新型發光材料與物理基礎
光學
1.非線性光學
2.激光與光電子器件物理
3.近場光學
無線電物理
1.現代物理測試技術
2.光電子與無線電通信技術
3.安全防范技術與樓宇自控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1.核物理理論
2. 實驗核物理與核技術
3. 粒子物理與天體物理
四、培養方式
為保證培養質量,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或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制。導師(組)負責制訂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組織開題報告、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鼓勵有條件的交叉學科、共建學科組織導師組進行集體指導。
五、學制
碩士研究生學制為2.5年。
碩士研究生一般用1學年完成課程學習,應在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前修完課程學分,在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全部學分。
六、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碩士研究生課程(環節)分為:學位必修課(環節)和學位選修課。學位必修課(環節)是指獲取相關學位所必須修讀的核心課程(必修環節),包括:公共必修課(馬克思主義理論、第一外國語和專題課)、學科必修課、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學術活動;學位選修課是指除本學科必修課程以外的課程和相關交叉學科的課程。
跨學科培養碩士研究生應補修所欠缺的課程。
碩士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應修總學分不低于34學分。其中,課程學分:公共必修課6學分,學科必修課至少18學分;培養環節學分:學術活動1學分,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1學分。
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見附表。
七、主要培養環節及基本要求
1.制定個人培養計劃
根據本學科的培養方案,由導師制定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分課程學習計劃和論文研究計劃。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2周內制定,碩士研究生據此計劃均須按學期在網上辦理選課手續;論文研究計劃在開題報告中詳細陳述。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應征求碩士研究生本人意見。
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一旦制定,不得隨意變更;研究生必須完成個人培養計劃中制定的所有課程學習內容,并參加考核。
2.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大量閱讀有關文獻是做好選題和論文工作的基礎。本學科規定閱讀文獻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20篇。碩士生導師應對碩士生閱讀文獻情況進行檢查。根據國內外相關學科的發展狀況確定碩士論文的選題、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闡述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可行性,指出關鍵技術及難點,預期達到的目標;論文詳細進度安排和主要參考文獻等。
碩士研究生一般在第三學期11月底前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評審由學院組織公開進行,評審小組成員3~5人,由學院確定。
開題報告以答辯方式進行,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修改后以書面形式給出。
開題報告未通過者,由評審小組做出終止培養或允許重新開題決定。若重新開題,需經本人申請,導師同意,由原評審小組成員進行評審,報學院研究生教務備案。重新開題應在3個月之內完成,仍未通過者終止培養。
3.學術活動
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要求參加5次以上學術活動,由導師負責考核。考核通過后,將考核材料交學院研究生教務,記1學分。
學術活動及其考核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
4.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碩士研究生在第4學期末進行中期檢查,由學院組織公開進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檢查課程學習的學分是否滿足要求,論文研究的進展情況等。對于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不滿足要求的研究生,應給予書面警告,并在后期重點督查。
5.學位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答辯執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位授予暫行實施細則》。
八、發表論文要求
發表論文要求執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關于研究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的規定》。
九、終止培養
在培養過程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終止培養:
1.碩士研究生課程累計3門次不及格(含補考在內);
2.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終止學習要求且經指導教師同意、學院批準的,或由指導教師提出終止培養并經學院批準的;
3.主要培養環節不符合要求的;
4.由于其他原因不宜繼續培養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