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和信息領域內的幾乎所有重大技術進展都離不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突破。它的應用領域蘊含在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電磁場和微波技術也隨著當代物理、數學、技術學科的不斷進步而得到日新月異的發展。電磁場和微波技術學科研究的內容包括:電磁信號(包括高頻、微波、毫米波、光波等)的產生、交換、傳播、傳輸、發射、接收及散射等有關的理論和技術,信息(包括圖像、語音、空間及傳輸媒體性能)的獲取、處理及傳輸的理論和技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建于1958年,1978年被批準碩士授予權,1998年被批準博士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目前,該學科有在職正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后4名、其他青年教師6名、博士研究生28名、碩士研究生55名。已畢業博士生25名,碩士生120名。開設有博士生專業課程6門,碩士生專業課8門,本科生專業課7門。本學科生源充足,畢業生供不應求,已具有相當辦學規模。
北航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擁有兩個專業實驗室,電磁工程實驗室和電磁兼容實驗室。其中,電磁工程實驗室同時又是教育部“211”重點學科建設的北航航空電子工程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最早開始從事隱身與反隱身技術研究的實驗室。該學科專業方向齊全,具有鮮明的航空航天特色,在電磁散射計算和測量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電磁輻射與散射測量、微波天線、計算電磁學、目標電磁特性、射頻半實物仿真和微波測量系統研究方面在國內有相當的影響力。多年來,該學科堅持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相結合,以解決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國防現代化關鍵技術為重點,在航空航天電子系統、大型毫米波緊縮場系統、毫米波輻射散射測量系統、射頻仿真系統、電磁隱身與反隱身研究、微波通信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該學科在航空航天和國防科研領域的特色。目前該學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超過30項,其中5項為重點項目。近年來,年均到款經費超過1500萬元人民幣。該學科的兩個專業實驗室設備先進、技術積累雄厚。特別是經過世行貸款建設和國家“985”一期建設(共投入3000萬元人民幣),這兩個實驗室擁有了種類齊全的各類微波毫米波測量、測試設備和計算設備,如微波暗室、微波二維成像系統(頻率覆蓋1-260 GHz)、緊縮場測試系統(頻率覆蓋2-260 GHz)、矢量網絡分析儀(頻率覆蓋0.01-40 GHz)和頻譜分析儀(頻率覆蓋0.01-43 GHz)等。在科學研究方面,該學科已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2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近五年來,發表論文超過200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和統編教材5部,其整體學術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在國內同一學科處于先進水平。
北航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研究方向具有鮮明的航空航天應用特色,包括:微波天線工程、計算電磁學與雷達目標特性、電磁散射與輻射測量技術、微波電路與射頻仿真技術、微波成像理論與技術、微波遙感理論與技術等研究方向。
1.微波天線工程:
研究各類宇航與航空天線、通信天線的設計理論、測量方法與技術以及天線的計算機仿真理論和技術等。
2.計算電磁學與雷達目標特性:
研究電磁場計算的方法和快速算法,并應用于各類雷達目標電磁散射特性和微波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電磁散射與輻射測量技術:
研究目標電磁散射特性與無源輻射特性的測量方法、測量技術及其測量系統的設計、實現、信號處理和定標理論與技術。 4.微波電路與射頻仿真技術:
微波電路研究微波有源與無源器件的設計理論和應用技術,以及利用這些微波器件進行微波系統電路集成的基本方法。射頻仿真技術主要應用于雷達目標模擬器技術,用于對機載火控雷達、導彈引信等進行地面性能檢測。其研究內容包括:目標模擬器中微波電路的系統集成技術、利用DDS、FPGA、DSP等電路實現目標的多卜勒速度的模擬和控制技術、利用光纖或電纜延時等技術實現目標距離的模擬技術等。
5.微波成像理論與技術:
研究高分辨率微波成像的方法、技術、系統設計與實現以及成像信號處理技術等。它主要應用于雷達目標局部散射源的研究分析,研究內容包括:微波(毫米波)成像系統硬件的集成技術、成像基本算法和目標特性分析。
6.微波遙感理論與技術:
研究電磁波(包括微波、毫米波、亞毫米波與光波等)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包括粗糙面與非球狀粒子的電磁散射特性等)、輻射傳輸理論、各類微波遙感器的設計、測試與定標技術以及遙感數據處理技術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