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西方經濟學
一、學科創建、演變、發展之歷史脈絡
(一)初步創建階段:1978—1984年
1978年1月,湖北省批準原湖北大學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并成為首批恢復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原政治系成立世界經濟教研室,由谷遠峰教授等陸續在本科生中開設了《西方經濟學說史》、《西方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等課程。1980年,谷遠峰教授為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開設了《西方經濟學說史》課程。1984年,學校函授教育中開始開設《西方經濟學》課程,由李維寧講授;碩士研究生教學中開始開設《西方經濟學》選修課,由湯為本講授。從此,《西方經濟學》學科貫穿到學校各層次的教學中,初步奠定了學科發展的基礎。
(二)發展階段:1985—1994年
1985—1994年,是西方經濟學學科進一步發展的時期。主要表現是:
第一,學科門類進一步齊全。1987年起,《西方經濟學》正式列為碩士研究生的必修公共課。1988年在本科生中開始開設《國際經濟學》課程,由蔡思復講授。1991年在本科生中開始開設《發展經濟學》課程,由蔡思復講授。1993年以后陸續在研究生中開設了《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作選讀》等課程。
第二,編寫出版了一批教材。這一時期編寫出版的教材主要有:1986年谷遠峰、王舒平參加全國5所高等財經院校編寫組,出版了統編教材《西方現代經濟學原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年出版);1987年李維寧與武漢地區7所高校的部分教師合作,參與主編了《當代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國際文化出版社1988年出版);1991年蔡思復主編了《發展經濟學原理》(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1996年獲財政部第三屆全國財政系統大中專優秀教材二等獎);1994年成協祥、鄭道文、羅志芳主編了《西方經濟學》(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三)提高和完善階段:1995年至今
1995年起,西方經濟學學科步入提高和完善階段。其主要體現在:
第一,初步建立了素質較高的教學隊伍。1995年以來,西方經濟學學科的教學隊伍不斷壯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青年人才不斷涌現。例如,青年教師方時姣榮獲(2002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屆青年教師講課競賽優秀獎。
第二,形成了西方經濟學學科專業體系。1998年學校獲得西方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開始招收西方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00年開始招收西方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從此形成了西方經濟學學科的專業教學體系。本專業系統地開設了西方經濟學的研究生專業課程,主要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原著選讀》、《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西方經濟政策學》、《新制度經濟學》、《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等。
第三,編寫出版了一批學術專著。例如盧現祥教授的專著《新制度經濟學》,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二、學科建設的基本成就
(一)學科方向
該學科主要研究西方經濟理論基礎原理、源流發展、學術流派及對中國經濟理論與經濟建設的啟示。目前已經形成了3個主要研究方向:
1.新制度經濟學與中國經濟體制變遷。
研究西方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理論、產權理論、交易費用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主要成果有:《西方新制度經濟學》、"TransactionCost:It’sOrigin,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馬克思理論與西方新制度經濟學》、《外國“風險道德”理論》等。
2.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
研究西方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及其在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分析中的應用。主要成果有:《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市場經濟國家中的計劃》、《新凱恩斯主義的“協調失靈”理論》等。
3.發展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
研究發展經濟學基本原理以及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道路的選擇。主要成果有:《發展經濟學概論》、《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的新視角》、《制度內生的經濟發展理論》等。
(二)學術隊伍
1.學術隊伍結構:經過20年的培養和發展,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的學術梯隊。目前從事西方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人員有20人,其中教授6人(包括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助教2人;博士(含在讀博士生)9人、碩士11人。有5人曾經在國外進修學習或從事合作研究。年齡結構是:55歲以上2人,46—55歲4人,36—45歲6人,35歲以下8人。
2.學科帶頭人和主要學術骨干。
盧現祥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新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經濟體制改革理論。1999年赴越南河內國立經濟大學從事學術交流與課題合作研究。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非公有制企業職工權益保護問題研究”和“外國扶貧資金運作的效率與漏損問題研究”;省“九五”社會科學重點課題:“湖北省虧損停產及半停產國有企業的問題及治理對策研究”。主要成果有:《神秘的金融王國》、《西方新制度經濟學》、《富有階層探秘》等。其中,《西方新制度經濟學》1998年獲國家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湯為本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發展經濟學、現代股份經濟。主要成果有:《現代股份經濟研究》、《制度內生的經濟發展理論》、《新凱恩斯主義“協調失靈”理論》等。曾獲得1995年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蔡玲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發展。1998年赴荷蘭蒂爾堡大學進修學習,F主持國家教育部“九五”規劃課題《湖北長江中上游地區對外合作開發戰略研究》。主要成果有:《國際經濟合作與中國地區經濟合作協調機制研究》、《宏觀經濟學》、《中國產業結構與“雁行合作”模式》等。曾獲得1999年重點研究課題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三等獎)。
李維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國際經濟學。1990年赴澳大利亞新蘭威爾士大學作訪問學者。主要成果有:《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運行與政策》等。
蔡思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主要成果有:《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概論》等。曾獲得財政部第三屆全國財政系統大中專優秀教材二等獎、湖北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廖涵教授。主要研究發展經濟學、企業制度理論、地下經濟學。1998年赴烏克蘭國立經貿大學訪問與合作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及政策調整研究》。主要成果有:《財經動脈大流血》、《地下經濟及其治理對策》等。
胡雪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主要成果有:《宏觀經濟學》、《消費轉型與經濟發展》、《國際商務》等。
成協祥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經濟、西方經濟學。主要成果有:《世界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農業改革與發展比較研究》等。
羅良文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主要成果有:《當代西方經濟學發展的新特點》、《新保守主義的就業理論與啟示》、《經濟增長中的再就業思考》等。
(三)學術交流
該學科先后有7人次到荷蘭蒂爾堡大學、澳大利亞新蘭威爾士大學、越南河內國立經濟大學、烏克蘭國立經貿大學等訪問、進修和進行學術交流,11人次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
三、學科建設的基本經驗
總體說來,該學科是學校新發展起來的一個學科。但通過該學科全體教師的努力,該學科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和貢獻。學科學術隊伍中,中青年教師和高學歷高學位的教師占絕對多數,知識結構合理、知識更新快,科研能力強,具有良好而巨大的“后發優勢”。
該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經驗是:
第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從中國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吸取營養,以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基本任務,深入研究和借鑒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第二,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方向的基礎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大膽借鑒西方經濟學中一切有價值的理論成果,結合中國的實際,推陳出新,拓展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以科學創新為目的,構建鼓勵創新的制度體系,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不斷推出具有創新內容的科研成果,努力探索和解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