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科學技術哲學(學科代碼:010108)
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技術哲學,科技倫理學。
本學科首任負責人為張曉華教授,2003年錢偉量接任學科責任教授,2006年李東松接任學科責任教授。本學科碩士導師5人,F承擔本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教師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
【科學技術哲學培養方案】
1. 培養目標
本學科主要培養具有比較扎實的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較全面地掌握本學科的歷史和理論知識,能夠在科學研究中做出有理論和實際意義的成果,并具有一定的應用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培養的碩士畢業生可在科技政策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2. 學制及學習年限
學制為3年,學習年限2.5-3年。原則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4學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5學年。
3. 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
(2)技術哲學
(3)科技倫理學
4. 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備注
|
|
必修課
|
公共
學位課 |
2090141003
|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
36
|
2
|
1
|
必修
5學分 |
2090141002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18
|
1
|
1
|
|||
2090181002
|
碩士研究生英語
|
64
|
2
|
1
|
|||
基礎
學位課 |
2090142005
|
科學技術史
|
36
|
2
|
1
|
必修
6學分 |
|
2090142007
|
科學技術哲學
|
36
|
2
|
1
|
|||
2090142008
|
自然辯證法原著選讀
|
36
|
2
|
1
|
|||
專業
學位課 |
2090144009
|
科學技術社會學
|
32
|
2
|
2
|
必修
4學分 |
|
2090144010
|
科技倫理學
|
32
|
2
|
2
|
|||
必修環節
|
2090005000
|
參加學術活動10次以上,本人做學術報告1次
|
|
1
|
|
必修
2學分 |
|
2090005001
|
實踐訓練
|
|
1
|
|
|||
選
修 課 選 修 課 |
2092017001
|
科技文獻檢索與利用
|
32
|
2
|
1
|
選修
選修
|
|
2090146012
|
科技政策研究
|
32
|
2
|
2
|
|||
2090146013
|
系統科學原理與方法
|
32
|
2
|
2
|
|||
2090142021
|
社會研究方法
|
36
|
2
|
1
|
|||
2090146014
|
制度經濟學研究
|
32
|
2
|
2
|
|||
2090146018
|
知識產權研究
|
32
|
2
|
2
|
|||
2090146019
|
人口、資源與環境
|
32
|
2
|
2
|
|||
2090146016
|
學科前沿專題講座
|
16
|
1
|
5. 實踐環節要求
(1)學生學術活動要求:參加學術活動10次以上(聽學術報告,參加學術會議等),向導師提交每次活動的心得體會(不少于500字)。
(2)參加本學科研究生學術沙龍,本人作主題報告1次以上,并向導師提交報告文本。參與他人報告的討論,積極發言,根據會議錄音向導師提供發言要點。
(3)導師根據學生參加學術活動的情況、學生本人學術報告的內容及參與同學報告的發言給出“學術活動”的成績。
(4)專業實踐(社會考察、社會調研等):參與學科部組織的集體社會考察、調研活動,或參與導師課題的社會調研活動,或研究生自選課題的調研活動等,向導師提交調研考察報告,由導師給出“實踐訓練”環節的成績。
(5)以上實踐環節成績應在第五學期結束前上交。
6. 學位論文工作的安排
學位論文工作大致由以下四個環節組成。
(1)論文開題
研究生在完成學校和學院規定的課程學習之后,在導師指導下初步選定碩士論文題目,并開展資料收集、調研及選題的預研究工作。在第三學期的11月底前撰寫5000字左右的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由學科部組織三人以上開題小組,完成論文的開題工作。通過開題報告與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間隔應在一年以上。
(2)中期檢查
在第五學期的10月底前接受中期檢查,內容包括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學術態度和作風、論文進度和質量、科研成果發表、學術活動參與、課程學習成績等情況的審查。中期檢查須提供論文整體框架。ㄕ撐哪夸洠┮约耙淹瓿傻娜舾烧鹿澇醺澹ú簧儆谡撐膬热莸60%)。由學科部組織三人以上中期檢查小組完成中期檢查工作。通過中期檢查后方可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3)論文審定
研究生在參加論文答辯的三個月前(一般為第六學期的2月底前)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初稿,經導師審閱后在參加答辯的兩個月前(一般為第六學期的3月底前)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定稿。由學科部約請校內外相關專業兩至三位專家進行學術評議。
(4)論文答辯
在碩士學位論文通過評議之后,由學科部在征求導師意見基礎上確定具體的答辯時間。一般情況下,學位論文答辯在第六學期的5月底前擇日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負責組織和完成論文答辯工作,答辯委員會人選由學科部推薦并報院學位分委員會審批后確定。
7.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
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國內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發表論文1篇以上。
8. 其他說明
(1)外語為非英語語種的學生必須選修研究生英語二外。
(2)跨院選課不得超過3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