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專業代碼:02010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根據國家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開展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方面的學術研究和實踐訓練,培養適應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亟需的高級專業人才。
二、學制及學習年限
學制為3年,學習年限2.5-3年。原則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4學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5學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循環經濟前沿與模式
2、生態工業研究與評價
3、資源工程與經濟
4、環境經濟與評價
5、廢物管理與廢物經濟
四、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備注 | |
學位課 | 校公共學位課 | 2120361003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6 | 1 | 1 | 必修 |
21203610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
2120181002 | 碩士研究生英語 | 64 | 2 | 1 | |||
基礎學位課 | 2120292001 | 經濟學原理 | 48 | 3 | 1 | 必修 | |
2120292002 | 產業生態學 | 48 | 3 | 1 | |||
2120292003 | 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 | 48 | 3 | 1 | |||
專業學位課 | 2120294001 | 資源與環境科學 | 32 | 2 | 2 | 必修≥
4學分
|
|
2120294002 | 資源經濟學 | 32 | 2 | 2 | |||
2120294003 | 環境經濟學 | 32 | 2 | 2 | |||
實踐環節 | 2120005000 | 參加學術活動16次以上,本人做學術報告3次 | 1 | 必修 | |||
選修課 | 2122017001 | 科技文獻檢索與利用 | 32 | 2 | 1 | 選修≥
10學分
|
|
2120296002 | 技術經濟學 | 32 | 2 | 2 | |||
2120296003 | 區域經濟學 | 32 | 2 | 2 | |||
2120296004 | 產業經濟學 | 32 | 2 | 2 | |||
2120296005 | 能源經濟學 | 32 | 2 | 2 | |||
2120296001 | 低碳經濟 | 32 | 2 | 2 | |||
2120296006 | 生命周期評價 | 32 | 2 | 2 | |||
2120296009 | 環境管理與規劃 | 32 | 2 | 2 | |||
2120296010 | 環境影響評價 | 32 | 2 | 2 | |||
2120062100 | 數學模型 | 54 | 3 | 1 | |||
2120062101 | 數值分析 | 54 | 3 | 2 |
五、學位論文工作的安排
1、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不應晚于第三學期前半學期,中期考核在第四個學期完成。開題報告完成一年以上方可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2、學位論文必須是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應該能反映出碩士生具有堅實的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應有新的見解。
3、研究生申請提前畢業,至少應以第一作者在CSSCI或CSCD(核心庫)中收錄的期刊發表2篇研究論文;或被EI、ISTP、ISSHP檢索2篇論文;或被SCI、SSCI檢索1篇論文。滿足上述條件后,再遵照學校規定辦理。
六、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
1、學位申請者須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研究論文2篇(含錄用通知,但至少有1篇見刊),且至少有1篇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源以上(含)的期刊。
2、國內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CSCD(核心庫)以及CSSCI中收錄的期刊。刊源目錄如有變動,以研究生入學時的版本及其后的修訂版作為核查依據。
3、“第一作者”包括導師第一、學生第二的情況。
4、研究成果第一署名單位應為北京工業大學。
5、以第一作者申請并被受理的各類專利或軟件著作權,等同于核心期刊論文。
6、如果研究生申請答辯時未滿足學校規定的在學期間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但滿足畢業條件,允許組織學位論文答辯。答辯通過者,可先予以畢業,但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暫不審議其學位,直至在規定期限內(碩士生畢業后一年)滿足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請審議其學位。
7、碩士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的申請條件,至少應以第一作者(含導師第一、學生第二)在CSSCI或CSCD(核心庫)中收錄的期刊發表2篇研究論文;或被EI、ISTP、ISSHP檢索2篇論文;或被SCI、SSCI檢索1篇論文。
七、其它說明
1、關于課程與學分的要求
(1)第一外國語是非英語語種的學生須選修英語作為第二外國語。
(2)研究生學業期間獲得學分總數的基本要求為26學分。學生可以根據研究需要跨院選課,跨院選課門數不得超過3門,跨學院選的學位課視為選修課。
2、關于學術活動的要求
(1)在學期間至少公開作學術報告3次,并提交報告文本。
(2)參加學術活動(聽報告,參加學術會議等)16次以上,其中參加由本院組織的學術活動須達到50%以上,其余為本院認可的學校或社會組織的學術活動。
(3)參加學術活動后須提交報告總結,主要包括:報告內容及觀點、收獲與見解等方面(不少于500字)。
(4)以上環節需在第五學期結束前上交。
3、本要求從2012級研究生起執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