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
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一、 培養目標與學習年限
(一)培養目標
1.碩士生
本專業旨在培養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的人才。要求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立志從事馬克思理論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要求學生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體系和內容,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相關學科的前沿問題和研究動態,具有較為開闊的視野和較好的理論功底。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現代意識、創新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博士生
本專業旨在培養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的高級人才。要求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立志從事馬克思理論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要求學生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體系和內容,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相關學科的前沿問題和研究動態,具有較為開闊的視野和較好的理論功底。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現代意識、創新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二)學習年限
1.碩士生
碩士生實行彈性學制,學習年限為2-3年。按規定修滿學分、成績合格、答辯通過的碩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學業。
2.博士生
博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北京地區的定向、委托培養在職博士生的學習年限可以為4年。碩博連讀生、本科直博生學習年限為5年。
二、 專業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內容 | 研究生導師 |
1 |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 | 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當代社會重大現實問題。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 馬捷莎 尚九玉 |
2 | 社會思潮與社會發展究 | 研究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社會思潮,探討各種社會思潮與社會發展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分析各種社會思潮,既從當代思潮中汲取營養,也要回應各種思潮在意識形態上的新挑戰。 | 馬捷莎 |
3 | 全球化與文化研究 | 系統考察全球化與文化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全球化的文化維度、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發展、全球化與文化沖突、全球化與文化融合、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發展、中國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問題,以探索全球化條件下文化發展的特點和邏輯,為當代中國應對全球化的挑戰、中國文化在全球化條件下的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 尚九玉 |
4 | 馬克思主義人學 | 對馬克思主義人學基本理論進行研究,包括人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人的需要與利益、人性及人的本質,人的發展的規律等問題的研究。 | 徐斌 |
5 | 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研究 | 研究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實踐問題。 | 徐斌 |
6 | 知識產權研究 | 本方向研究中外知識產權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規律。中外知識產權制度的比較研究。 | 王瑞華 |
7 | 社會主義經濟研究 | 本研究方向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為研究對象,從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產生的歷史條件以及性質、體制、結構、運行特征等方面進行理論研究,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 | 劉建和 屈文燕 |
8 | 開放經濟研究 |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是開放的。該研究方向以開放經濟理論(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為核心,重點研究經濟開放度、對外經濟合作、對外投融資等問題。 | 熊曉琳 |
9 | 政府經濟學研究 | 本研究方向的核心研究領域為:政府、企業與市場關系研究;政府經濟干預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財政問題研究;經濟增長與失業問題研究;國有企業布局調整與民營化研究。 | 衛志民 |
三、培養方式與考核方式
1.碩士生培養與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碩士生課程學習安排在前三學期完成,中期考核應在第三學期末完成,考核的結果將作為碩博連讀候選人選拔的重要依據。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進入撰寫論文階段。
2.博士生培養與考核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課程學習安排在第一學年完成,中期考核在第三學期末完成。
四、學位論文與論文答辯
1.碩士生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既可以是基礎研究,也可以是應用研究。本專業鼓勵學生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并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現實問題。學位論文字數為2-3萬。碩士生學位論文的答辯,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2.博士生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要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獨立從事本學科專業創造性研究工作和實際應用工作的能力。博士生在學位論文答辯之前,至少有3篇與本專業相關的高水平論文公開發表。博士學位論文的字數為10-20萬字。博士學位論文的答辯按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課程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介紹(含課程教學大綱)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研究 學時54 學分3
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前沿問題。突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的根本性質。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社會現實問題。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毛澤東鄧小平哲學研究 學時54 學分3
講授毛澤東鄧小平哲學的基本觀點,如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踐觀、矛盾觀、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群眾史觀,等等。了解毛澤東鄧小平哲學在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中的基礎地位。
知識產權的理論與實踐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介紹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法的基本理論。講述商標法、著作權法、專立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及其實踐運用,并對上述四個法進行案例分析及法理研究。
社會主義經濟專題研究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經濟為研究對象,從性質、體制、結構、運行特征等幾個方面,對社會主義經濟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概括。
《資本論》選讀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為研究對象,通過研讀原著,在認識和理解《資本論》的體系、結構、內容的基礎上,掌握馬克思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深對當代資本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 學時54 學分3
了解當代社會的重要社會思潮。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各種社會思潮,既從當代社會思潮中汲取營養,也要回應各種思潮在意識形態上的新挑戰。
人學基本原理 學時54 學分3
主要講述人學的興起及發展的簡要歷程,人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本質;人的活動;人的價值;人的全面發展的規律;當代中國社會變革中人的全面發展等。
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研究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探究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產生、形成及其發展規律;對中外知識產權制度進行比較研究;釋義TRITS協議:對TRITS協議和中國知識產權法進行比較研究,進行案例分析并進行法理研究。
全球化研究專題 學時54 學分3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方法,通過對于全球化的起源、本質、表現形式、影響、發展趨勢的講述和研討,使學生全面、系統、深入地認識全球化現象,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
西方思想文化專題 學時54 學分3
通過對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內容的講授和分析,使學生對于西方思想文化的發展歷程、內在線索、重大問題和觀點、重要思想家,以及其與西方社會生活變遷之間的關系有基本的了解,從而為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和文化教育實踐中借鑒西方思想文化的優秀成果,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理論素養奠定一定的思想理論基礎。
思想文化經典選讀 學時54 學分3
通過指導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和研討人類思想文化的經典作品,使學生對于人類思想文化史上的大思想家和經典著作具有基本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 學時54 學分3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始終領導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教學和研究,使學生正確認識資本主義,了解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狀況和原因。主要內容包括:科技革命與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變化、戰后再生產周期和經濟危機、戰后發達國家的宏觀經濟調節、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國際化、當代資本主義的分配關系、資本主義的福利國家制度、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共計8個專題。
經濟體制比較研究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主要分析和講述不同的經濟體制模式以及相關的企業制度和管理制度。
產業經濟學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講授和研討的主要內容包括: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結構理論,產業發展理論,產業布局理論,產業關聯理論,反壟斷政策研究,產業結構政策研究,產業發展政策研究,產業布局政策研究,產業經濟學最新學術成果介紹。
開放經濟的理論與政策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主要講述與開放經濟有關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相關理論,并對實踐中的相關政策進行分析。
政府干預的理論與政策研究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講授和研討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共產品理論以及公共部門的民營化改革策略,外部性政策的比較與選擇,市場結構理論與政府干預方案的比較與選擇,收入分配政策研究,信息問題所導致的市場失靈及政策反應,經濟增長理論與政策實踐研究,國際貿易領域內的不同貿易政策的分析與比較,政府增長問題研究,政府失靈問題研究。
政府經濟學專題研究 學時54 學分3
本課程講授和研討的主要內容包括:市場缺陷與政府失靈問題研究,公共選擇理論研究,財政收入的規模與結構分析,財政支出的規模與結構分析,稅收制度的組成與發展,稅收中的公平與效率,國債的發行與管理,外債管理,預算管理體制研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研究,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財政問題研究。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學時54 學分3
要求博士生閱讀與專業相關的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了解經典著作文本,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研究本學科領域的重要問題。
歷史唯物主義研究 學時54 學分3
要求博士生深入研究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了解學術界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熱點問題,善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現實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