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江蘇2010年考研可以查分了,糾結了一個多月的成績終于揭曉,可伴隨而來的仍是糾結,成績公布了國家線據說到3月才公布,這道線會怎么劃,英語線會漲嗎?考不上是找工作還是咬牙再考一年?按招生單位統計,全國共有124346人報考我省53家招生單位,報名人數比2009年增加14.30%。考研競爭更加激烈。
分數線漲不漲
還是 “拜春哥吧”
說是下午3點才能查分,可不到中午12點,就有N多人開始撥打查分電話,查分成為各大學生論壇的熱門話題。形形色色的緊張心情溢于言表:“還有不到4小時,考研成績就出來了……無限緊張中。”“哎,感覺咋就這么地差呢,想找個地發泄都沒有,只敢默默地小發個帖了。”
隨著分數查到,幾家歡喜幾家憂,有人知道鐵定上不了,絕望死了心。有人竊喜,忙著為復試、聯系導師、請教學長而準備。更多的是因為尚不知國家線的糾結派。在西祠《理工大佚事》版中,一位“淡定派”網友悲慘地說:分數就不說了,不過我很“蛋定”。也許是心理準備做的時間夠長了,從考完那天起。另一位則說,總分沒到280,杯具。更多的則是像網友林King奮斗的心聲:不高不低的考研成績吶,盼望國家線不要波動太多啊……
很多感覺不理想的考生,都說是砸在了“火鍋”上,今年英語作文題是一道看圖作文,關于“文化火鍋”,很多人當場就暈了,“連‘火鍋’的英語單詞我都不會寫,寫什么作文啊!”網友“那年的北戴河”笑稱:看來大家都被火鍋了啊!英語去年國家線是42分,今年到底會不會漲,成了大家最糾結的話題,尤其是那些恰好考了41和42分的人。在沒信心的時候,從四六級開始的暴漲“拜春哥”之風延續到了此時。一個關于考研的帖子上,進來“拜春哥,保佑過”的網友竟有50多個,當然也有少部分“拜曾哥”的。
哀悼死去的考研
找工作還是繼續考
知道沒戲了,按說死也死個踏實了,可糾結在繼續。有人不屈不撓,網友“渴望飛翔的貓”說,考研慘敗,政治和日語那考的叫一個爛,真是付出與回報成正比呀!哼,明年咱再殺回來,不信還征服不了你了,小樣……“小怪獸”說,又一次杯具了,哀悼死去的考研!小怪獸會努力找工作的!而“孤獨中行走”卻在兩者中糾結: 這段時間,總是不斷地焦慮,公務員考了第4沒能進面試,考研又因為火鍋折騰夠嗆,不上怎么辦,是回家找工作還是繼續考研?
據統計,僅在2010年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大學生就多達140萬人,而錄取人數僅為46萬多,這就意味著有將近100萬參考者落榜。而這些落榜生大都錯過了第一輪就業機會,各大企業去高校招生一般說來最好的機會是頭一年的10月到12月,但那個時候考研者們往往都在埋頭緊張準備中,根本無暇分心;而且由于剛剛經受考研失敗的挫折,往往情緒比較低落且看不清楚自己的方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準考研生”追讀前輩經驗
考研分數一公布,勢必不少師兄師姐上網發牢騷,傾訴“滑鐵盧”經驗。伴隨著2010年考研的放榜,學生的集中“蝸居地”校內網上關于考研心得的日志和分享的帖子數量也一下子井噴。記者發現,分享這些日志的“好事者”中大二學生的數量大于大三的“準考研生”。大家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了大四學長學姐們對于考研“滑鐵盧”的經驗總結上。不少學生竟等在網上,“搶讀”失敗經驗。如一篇名為《一個學長的考研心得》的日志就在校內網上被同學們“炒”得火熱。“準備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準備,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買一堆參考書,一本好書讀5遍勝過5本好書讀一遍!”“選學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報那些只招幾個人的專業”,這些被學長學姐們總結出的肺腑之言被大二大三的學生們一遍又一遍地轉載。
友情提醒>>>
找工作的可抓“補缺”崗位
成績公布后,鐵定上榜無望的考生要抓緊時間找工作了。江蘇省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湯幼龍副主任介紹說,從往年的經驗來看,經歷了過去半年招聘黃金期,今年上半年求職機會日趨平淡。雖然已經過了求職的好時機,但不等于沒有機會。年后不少企業還有補錄的機會,原來一些考研、找工作兩手準備的學生,因為考研成功,必然會放棄已經找到的工作,空出一些工作崗位。3—4月份是節后求職井噴期,考研失利的同學務必抓住這個機會。南京各大人才市場在3—4月份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一場連著一場。畢業生應多跑招聘會,珍惜求職機會。從江蘇省高校畢業網上就業聯盟監測的信息看,宜興、江陰等蘇南縣級城市崗位需求旺盛,薪酬待遇比較理想,建議畢業生不要老盯著大城市,不妨把目光投向待遇、發展前景都不錯的基層崗位。
而成績不甚理想但又非常渴望讀研的考生,也可以考慮調劑。一般而言報考國家重點院校的申請調劑有優勢,而如果你的分數并不很高或是某門學科分數受限的話,可以考慮B區或C區的院校,其調劑的門檻往往并不很高。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