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文都教育給各位文學類考生推出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知識框架,不知道各位中文系的小伙伴們看了沒有?今天,我們繼續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思路前進,推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知識框架,希望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參加中國現代文學史考試的考生應該都知道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一本參考書,書名是《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是的,沒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時間跨度就是三十年。今天,我們將摒棄這本書里的目錄知識框架,用另一種更為簡單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記憶中國現代文學史。按時間記憶,就是三大板塊 :
(一)第一個十年
1.文學思潮運動
從晚清到“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經歷了一系列的文學思潮運動。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白話文運動、文學論爭、文學研究會、創造社、新月社、語絲社、初期象征詩派等。
2.文體
四種小說潮流:問題小說、鄉土小說、自我小說、女性小說;兩大小說家:魯迅、郭沫若。詩歌嘗試派、自由派、新月派、象征派、無產階級詩歌。魯迅散文、文明新戲、愛美劇等。
(二)第二個十年
1.小說
左翼文學(左聯內部作家、東北作家群)、京派文學、海派文學、新感覺派小說、巴金(三部曲)、老舍等。
2.詩歌
主要是現代詩歌會、現代詩派。
3.話劇
話劇幾乎是每年都會考察一個知識點。主要有大劇作家曹禺、丁西林、田漢、夏衍、李健吾等。
4.散文
散文部分,有魯迅風雜文、幽默小品文、新詩人散文群等。
(三)第三個十年
第三個十年的文學,主要有文協于抗戰文藝運動、文藝整風、毛澤東的《講話》等。
2.小說
小說主要有三個部分,分別是:解放區文學(趙樹理、孫犁)、國統孤島淪陷區(錢鐘書、張愛玲)、張恨水為代表的通俗小說的發展。
3.詩歌
詩歌方面主要是,新詩大眾化浪潮、七月詩派的興起和影響、九葉詩派的理論與實踐、現代詩派等。
散文創作以豐子愷、梁實秋的閑適散文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作家的創作,包括巴金、馮至、錢鐘書、張愛玲等。
5.話劇
第三個十年的話劇創作主要是現代歷史劇《屈原》、諷刺喜劇《升官圖》、新式歌劇《白毛女》等作品。
以上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框架,建議各位同學在學習完現代文學史的知識框架后,返回去再復習一下上一期提到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知識框架。文科的記憶捷徑就是不斷重復。同時,我們還會給各位考生提供當代文學史、西方文學史、東方文學史的知識框架,敬請期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