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產業經濟 學 020205
招生人數:47
二、專業介紹
產業經濟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北京商學院的貿易經濟學專業,自 1960 年設立以來,至今有 48 年的歷史。 1979 年開始招收商業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1981 年商業經濟碩士點被正式批準, 1997 年更名為產業經濟學碩士點,該專業 1997 年成為原商業部重點學科, 2003 年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2007 年再次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2005 年批準成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首都流通業發展基地。在 20 世紀 80 年代,我校是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全國高校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全國價格教學研究會、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中國物流學會的發起單位之一。
我校產業經濟學科由商業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合作經濟研究所、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貿易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經濟學系組成,師資力量雄厚,大部分具有博士與碩士學位,現有 44 人。其中博士有 22 人,享受國務院津貼的有 4 人,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 2 人,北京市優秀教師 3 人,北京市拔尖人才 1 人,北京市高校學科帶頭人 3 人,原國內貿易部有突出貢獻專家 1 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 10 人。
近 5 年來,該學科發展十分迅速,出版專著 40 多本,出版教材 8 本。在《經濟研究》、《財貿經濟》、《經濟管理》、《中國農村經濟》、《商業經濟研究(商業時代)》、《商業研究》、《商業經濟與管理》、《中國流通經濟》、《中國市場》、《企業管理》、《經濟學動態》、《中國經貿導刊》、《宏觀經濟研究》、《經濟縱橫》、《當代財經》、《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證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 350 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 45 篇。有 25 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商貿經濟》等轉載。并有 100 多項研究成果獲獎,其中省級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4 項,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 4 項。并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教委、國家發改委、國資委、商務部、財政部、北京社科規劃辦公室、北京市教委等項目共 107 項,其中社科基金 8 項。
該學科學術活動比較活躍,舉辦了大量的研討會,如 2004 年 9 月 28 日 ,在北京工商大學召開了“全國貿易經濟學學科現狀與發展趨勢”研討會; 2004 年 11 月 27 日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和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聯合舉辦了“大貿易、大市場、大產業——中國內外貿一體化趨勢”學術研討會,出版了專著《內外貿一體化大趨勢》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版; 2006 年 9 月 15 日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舉辦流通企業改革研討會; 2006 年 9 月 20 日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舉辦宣武區特色商業研討會; 2006 年 2 月 24 日 ,流通首都流通業基地組織了零售業對外開放大趨勢研討會; 2006 年 4 月 13 日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流通業基地組織了直擊商業焦點研討會; 2006 年 10 月 22 日 ,北京工商大學流通業發展基地與中國商業經濟學會聯合組織“流通產業與區域經濟研討會”; 2007 年 7 月 20 日 ,中國市場雜志與北京工商大學貿易經濟系舉辦“尾貨市場創新與發展趨勢”研討會, 2007 年 12 月 11 日 組織北京商業結構創新論壇,還先后組織產業經濟系列講座,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 心、香港利豐集團等專家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該學科專家積極參與國家經濟發展的社會活動,承擔社會兼職較多,如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市場學會流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貿易經濟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商業時代》顧問、《市場營銷導刊》學術顧問、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等。
專業研究方向介紹
01流通產業理論與實踐: 該方向研究流通產業及其效應和作用,流通思想及理論的發展,網絡經濟對傳統流通理論的沖擊與創新;研究流通、流通產業及其基本原理、流通產業運行、流通環境與宏觀調控;研究流通企業改革與集團化運營;研究流通現代化與對外開放;研究商品交易市場運行與理論;研究中外流通產業的差異及比較、 21 世紀流通產業的發展趨勢等。該研究方向的導師承接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出版了多部專著,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
02商業景氣分析與量化研究: 該方向研究商業量化研究的理論、方法與應用,商業景氣監測、預警與調控的理論、方法和應用,以及我國零售市場循環波動和國民經濟周期波動的定量分析與對策選擇等。該研究方向的導師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商業景氣監測、預警的統計研究》( 2001.7-2002.12 )、原國家計委《三峽移民補償投資價格數據編制方案設計》( 1997-2005 )等,發表了相關論文百余篇,出版了多部相關專著和教材。
03產業重組與資本運營: 該方向主要研究內容:產權經濟學的思想及其淵源,現代西方產權經濟學與馬克思產權理論的比較,整個制度經濟學的系統研究,產權經濟學演變方向及前景,產業重組及其集團運營,資本市場及其運營,產權制度改革與勞動制度改革等。該研究方向的導師承接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出版了產權制度改革等領域的多部專著。
04農村市場與政策研究: 該方向研究農村市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為研究我國農業市場提供了一個系統框架。建立了定量分析我國主要農產品市場,如糧食、奶產品、蔬菜等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積累并創建了我國主要農業資料市場數據庫,為追蹤研究我國農業市場的變化規律以及相應的政策分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基于農業市場變化分析農業政策的動態框架,夯實了傳統農業政策分析的微觀基礎,為我國農業市場與政策研究開辟了新的思路。該研究方向的導師先后主持完成 10 余項國家、省、部級研究課題,其中包括 1 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2 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 1 項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發表了幾百篇論文,出版了大量專著。
05首都服務經濟研究: 該方向研究 我國服務經濟結構及服務需求發展趨勢,首都服務產業總體結構,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北京市城市服務功能建設與總部經濟發展,北京市建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的總體構想,首都行業協會的服務功能及產業化發展等 。近年來該研究方向的導師開展了多項有關首都現代服務業的研究,形成了一支綜合性、多專業的專家隊伍。
06期貨與期權研究: 該方向研究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結合,期貨市場價格及其發現,套期保值及其運作,期貨交易市場運營,期貨經紀公司及其運營,中外期貨理論與實踐,期權理論與實踐、股指期貨理論與實踐,我國期貨市場的發育、問題與趨勢,期貨交易操盤等。該研究方向的導師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出版了多部較有影響的專著和教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