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學專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門類:法學 一級學科:法學
二級學科:經濟法學 二級學科代碼:030107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法律人才。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從事科學研究、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獨立分析處理較復雜法律問題的素質和繼續深造從事科學研究的潛力。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市場競爭法理論與實務研究
主要研究企業競爭法律制度的歷史發展趨勢,競爭法律制度的原則和調整手段,我國企業競爭法律規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在培養手段上采用雙語教學并輔之實務技能的訓練。
2.涉外經濟法理論與實務研究
主要研究涉外經濟法的體系,包括涉外投資法、國際貿易法、國際金融法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在培養手段上采用雙語教學并輔之實務技能的訓練。
3.金融財稅法理論與實務研究
主要研究貨幣政策法律問題,國有及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運營機制問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法律問題,商業銀行業務法律問題,金融衍生產品法律問題,金融業監管法律問題。稅法基礎理論,主要研究稅務管理、稅款征收、稅務檢查、法律責任和稅務代理制度的具體規定。本課程的重點為增值稅法、營業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和稅收征管法。
4.經濟犯罪理論與實務研究
主要研究經濟犯罪法的特點,特別注重對金融領域中發生的各類犯罪問題,結合我國司法實踐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進行對策性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在培養手段上采用雙語教學并輔之實務技能的訓練。
三、學制
3年
四、應修學分
所修課程總學分不限,但不得少于32學分。學分組成為: 1.公共基礎課程:8學分 2.學科基礎課程:8學分 3.專業主干課程:8學分 4.專業選修課程:8-9學分 在完成課程學習的同時,還需獲得必修環節2學分。 在完成以上規定學分的基礎上,研究生還可在導師指導下選修校內其它院、系開設的有關課程。
五、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 本專業課程分學位必修課和非學位選修課。其中學位必修課(含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三類)共計24學分,非學位選修課程在導師指導下選擇教學計劃所列的選修課應不少于8學分。 2.補修課程 同等學歷和跨專業錄取的研究生須在導師指導下補修相應專業本科主干課程2-3門,并考核合格。不計學分。
六、必修環節
1.學術講座(1學分) 碩士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至少20場由研究生部和院(系)組織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研究生論壇。 2.專業實踐、文獻閱讀(1分) 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專業實踐、文獻閱讀。要求撰寫讀書報告,每學期要求至少一篇以上,每篇1萬字以上。專業實踐報告、讀書報告(4篇以上)經導師審閱成績合格后計1學分。
七、考核方式
培養計劃中所有課程和必修環節均要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后方能取得學分。研究生課程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方式,學生選修的學位課一律閉卷考試,非學位課程可采用考試或考查方式。 研究生課程考核成績按百分制評定,60分為合格。課程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平時成績考核可采取平時測驗、讀書報告、作業成績、課堂討論等方式進行。社會科學類各專業的平時成績必須包含小論文的成績。 必修課考試不合格須申請隨下一年級重修,不單獨進行補考;選修課不合格允許隨下一年級重考或經導師同意改選課程。 重修或重考合格的課程可以取得學分, 經重修或重考仍不合格者, 不能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研究生在修滿規定課程學分后必須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科目包括三項:英語、專業理論、專業,分三張試卷分別考試。
八、學位論文
1、論文準備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盡早開始,論文課題應在入學一年內確定,并按時制定論文工作計劃。該計劃包括論文開題報告的安排、進行方式、論文各階段的主要內容、要求和完成時間等。 2、研究生在申請學位時,應提交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科研成果。具體要求詳見《北京工商大學關于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的實施細則》;研究生研究課題應符合本專業的研究方向,至于跨專業、跨學科的研究課題,也必須與相關領域直接相關。 3、碩士學位論文的具體要求及有關論文答辯事宜,按北京工商大學關于研 究生培養與學位授予的有關文件執行。 4、碩士學位論文對所研究的課題要有新的見解或創新。 5、研究生修滿規定學分且成績全部合格后,方可申請碩士學位。
九、授予學位:法學碩士學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