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常見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一、結核病
定義: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感染性肉芽腫性炎,以肺最常見,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結核。 病理變化 1.滲出為主的病變 發生條件:早期或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強。 主要表現:漿液性炎或漿液纖維素性炎。 好發組織:肺、漿膜、滑膜、腦膜。 轉歸:吸收消散,或成為增生或變質為主的病變。 2.增生為主的病變 發生條件:細菌數量少,毒力較低或機體免疫反應較強時。 病變:結核結節——具有診斷意義 肉眼:融合成大結節時表現為粟粒大,灰白半透明狀,有干酪樣壞死時略帶黃色,略隆起 3.變質為主的病變 發生條件:細菌數量多,毒力強、抵抗力低或變態反應強烈時。 病變:干酪樣壞死——特征性病變。 肉眼:淡黃色,均質細膩,質地較實,狀似奶酪或豆腐渣。 肺結核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肺結核病 原發性肺結核 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而引起的肺結核病,多發生于兒童,又稱兒童型肺結核病。 病變特點:原發綜合征(肺的原發病灶、結核性淋巴管炎、肺門淋巴結結核三者合稱) 結局:愈合、播散(淋巴道播散、血道播散、支氣管播散) 繼發性肺結核病 再次感染結核桿菌所引起的肺結核病,多見于成人,又稱成人型肺結核病。 病變特點 1.病變多始發于肺尖部; 2.由于變態反應,易發生干酪樣壞死;由于免疫反應,壞死灶周圍以增生為主,形成結核結節。 3.病程較長,病情復雜,時好時壞,新舊病變交雜存在,臨床類型多樣。 臨床類型:局灶型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干酪性肺結核、結核球、結核性胸膜炎
二、傷寒
定義:由傷寒桿菌引起,經消化道傳染,主要病變為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急性增生性炎,尤以回腸末端淋巴組織的病變最為明顯。 基本病變:傷寒肉芽腫(傷寒結節),為傷寒特征性病變,有診斷意義。 腸道病變(四期、每期約一周) 1.髓樣腫脹期(可見典型傷寒肉芽腫,似笑臉) 2.壞死期3.潰瘍期4.愈合期 并發癥 1.腸出血和腸穿孔:常在病程第三周因潰瘍形成過程中腐蝕血管破裂而出血 2.支氣管肺炎3.中毒性心肌炎
三、細菌性痢疾
定義:是痢疾桿菌引起,經消化道傳播的腸道傳染病,病變特點是腸道纖維素性炎(假膜性炎),最多見于乙狀結腸及直腸。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粘液膿血便。
四、阿米巴病
定義:由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本病包括腸阿米巴病及腸外阿米巴病。 腸阿米巴病 病因:包括大滋養體、小滋養體及包囊體三種發育階段形態,滋養體是致病階段的形體,包囊體是感染階段形體。 基本病理變化:結腸的變質性炎,以形成口小底大的燒瓶狀潰瘍為特點,有診斷意義 腸外阿米巴病的阿米巴膿腫為變質性炎,而非化膿性炎。
五、血吸蟲病
蟲卵引起的病變 1.急性蟲卵結節 肉眼:灰黃色、結節狀、粟粒至黃豆大小 光鏡:成熟蟲卵表面火焰樣物質;大量變性、壞死的嗜酸性粒細胞即嗜酸性膿腫 2.慢性蟲卵結節 中央是死亡、變性、鈣化蟲卵,周圍有異物多核巨細胞、類上皮細胞、巨噬細胞,最外周有淋巴細胞和成纖維細胞 晚期患者肝內可見慢性蟲卵結節,并不斷纖維化,導致血吸蟲性肝硬化。
六、性傳播性疾病STD
1.淋。毫芮蚓鸬淖畛R奡TD 2.梅毒 基本病變: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及血管周圍炎,晚期出現樹膠腫樣(梅毒瘤)的特征性病變 后天性梅毒分期及特征改變 a.第一期梅毒:感染后3周,陰莖冠狀溝、龜頭、女性外陰、陰唇、子宮頸等處硬性下疳 b.第二期梅毒:下疳發生后8~9周發病,引起全身皮膚、粘膜的梅毒疹,以及陰莖、肛周的扁平濕疣。 c.第三期梅毒:感染后4~5年,各臟器樹膠樣腫(梅毒瘤),為特殊肉芽腫。 晚發性先天性梅毒三聯征:間質性角膜炎、神經性耳聾、小而尖的楔形門齒
七、艾滋病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AIDS)的簡稱,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以全身性嚴重免疫缺陷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傳染病。病變特征為:病毒侵犯、破壞大量細胞免疫功能嚴重障礙,機會性感染,伴發腫瘤。預后極差,死亡率100%。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