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較分析法:是對兩個或幾個有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揭示差異和矛盾(即和誰比?比什么?)
按比較內容分: (1)比較會計要素總量 (2)比較結構百分比 (3)比較財務比率
按比較對象分: (1)本企業歷史水平(趨勢分析) (2)同類企業水平(橫向比較) (3)計劃預算(預算差異分析)
二、因素分析法:是依據財務指標與其驅動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指標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即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影響程度多大?) 比較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是“發現差距”;差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則要通過因素分析法來解決。 (1)連環替代法 權益凈利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N A B C 上年: N0=A0×B0×C0 第一次替代:N2=A1×B0×C0 第二次替代: N3=A1×B1×C0 本年: N1=A1×B1×C1 A因素變動的影響:N2-N0 B因素變動的影響:N3-N2 C因素變動的影響:N1-N3 【注意】如果將各因素替代的順序改變,則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也就不同。在考試中一般會給出各因素的順序。 (2)差額分析法 A因素變動的影響=(A1-A0)×B0×C0 B因素變動的影響=A1×(B1-B0)×C0 C因素變動的影響=A1×B1×(C0-C0) 【提示】差額分析法公式的記憶:計算某一個因素的影響時,必須把公式中的該因素替換為本年(實際)與上年(計劃)之差。在括號前的因素為本年(實際)值,在括號后的因素為上年(計劃)值。 學習基本財務比率時,需要注意: (1)首先從總體上把握其基本框架; (2)比率指標一般有分子分母兩項。作為一個科學的財務指標,分子分母的時間特征必須保持一致。這是一般的要求,但也可能為了簡化,而不保持一致。這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在指標的應用上需要注意靈活性,根據題目的要求來決定比率指標的計算公式。 比如: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分子分母時間特征一致;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分子分母時間特征不一致,分母“流動負債”通常使用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負債”的年初與年末的平均數。但為了簡便,也可以使用期末數。注意根據題目要求或條件靈活變通。 (3)對于任何一個指標的分析不要絕對化。比如,流動比率是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示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不能絕對認為,流動比率越大越好。每一個指標往往只能反映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的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為了增強短期償債能力,企業可以大量持有流動資產,但其結果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因此,對于財務比率要注意從多個視角去觀察和分析,不能絕對化。 (4)指標共性特征 ①母子率。比如資產負債率,資產為分母,負債為分子。 ②子比率。比如流動比率,分子是流動資產;速動比率,分子是速動資產。 ③基本指標中涉及的“現金流量”,是指經營現金流量。 ④涉及的“利潤率”指標,分子是凈利潤。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