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方向
古典文論與美學是構建文藝學理論的重要支柱,該方向以大量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作品及理論史料為對象,研究中國文藝發生、發展、存在、接受的狀態與規律,深入總結中國文藝思想、美學思想的特色。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充分挖掘古典文論與美學的價值,對于正確認識和弘揚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傳媒大學的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方向運用歷史學、社會學、闡釋學等方法對中國古代文論、美學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優勢與特色:一、美學范疇的研究。本方向對古典美學范疇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整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審美范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進行古代文論、美學體系的研究。二、藝術關系的研究。本方向對中國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打通了各藝術門類,以文藝美學的高度研究文學藝術。
本方向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古典文論與美學遺產為己任,旨在培養出熟悉中國古典文論與美學,研究古典文論與美學,并能以古典文論與美學知識思考當代美學現象的人才,可從事教學、研究、編輯、出版等工作。
本方向梯隊成員學術功底扎實、學術成果豐碩,在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本方向要求學生在熟悉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全面學習掌握文藝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重點學習中國古代文論、古典美學的專業知識,對中國古代美學現象、美學思潮進行深入思考。除了開設文藝美學、文藝學研究方法、西方文論、馬列文論、審美文化學、文學社會學、文學心理學等文藝學基礎課程外,開設的主要研究方向課程有:中國文論史、中國文論作品精讀、中國美學史、中國美學范疇、中國藝術關系史,以及古典美學作品閱讀等。 2.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方向
文藝學學科需要基礎理論的支撐,本方向是為了重視文藝學原理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美學理論的教學研究以及文化行政管理實踐等需要而設立的。
文藝學原理側重深入總結、概括所有文藝種類中表現出來的規律特征,側重學理性的探索,培育抽象、概括等理論思維能力,文藝學原理涉獵的范圍較為廣泛,理論探索較為系統和深入。
馬列文論倡導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文藝理論、毛澤東文藝思想和鄧小平文藝理論等主流意識形態,強化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研究以及對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研究,強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傳統的研究。
要充分意識到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對于當今中國的文藝實踐,尤其是廣播影視文藝的創作與批評實踐所具有的理論指導作用,使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真正成為指導廣播影視文藝及其他文藝實踐的理論科學。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傳統、鄧小平文藝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的文藝觀的研究體現了中國當代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與要求。尤其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現與現當代文藝思潮關系的研究,會為當代中國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尤其是廣播影視藝術工作者提供豐富、系統、深入、可行的思想成果的借鑒。
本方向發揮我校有馬克思主義原理、藝術學碩士點,以及對于大眾傳媒予以密切關注的優勢。為完善文藝學學科體系,本方向的培養目標為從事文藝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現當代文藝思潮等教學、研究、編輯、出版、特別是能夠從事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類型的專門人才,該方向視野較高,能對當代中國的文藝創作、理論研究以及文化行政管理工作起到積極有力的推進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