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是土木工程學科中的交叉學科,對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積極作用。
本學科主要研究各種重大災害的成災模式、破壞作用和毀損效應,發展和完善工程結構防災設計理論和方法以及城市防災減災決策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作為獨立的二級學科是在近幾十年內才形成的,以適應現代化城市與重大工程綜合防御重大災害的需要。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防災減災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濟大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是在適應與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需要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在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豪教授的領導下,早在1964年就開展防護工程的多學科研究,同時開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被批準為地震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授予點,1998年地震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更名為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本學科研究依托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和上海市重點學科。
本專業在日本豐橋科技大學栗林榮一教授資助下,設立了“章在墉—栗林榮一地震工程獎學金”。
本專業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二、培養目標
面向未來國家建設需要,適應未來科技進步,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獲得工程師的良好訓練;了解本學科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能勝任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項目的研究、設計、施工、管理,以及投資與開發、金融與保險等工作,具有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和領導意識的優秀人才。
三、研究方向
1、工程結構抗震
2、工程結構抗風
3、工程結構減震與振動控制
4、城市防災減災
5、防護工程
6、環境振動監測與控制
四、學制及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生學制為2.5年,其中課程學習1~1.5年,論文工作不少于1年。修讀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
提前完成培養計劃、學位論文符合申請答辯要求的研究生,經過審批可以提前答辯、畢業并申請學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