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者哲學
這個故事(《英雄》)中讓人震驚和不安的恰恰是電影中“殘劍”的哲學,那為了天下而生的“秦皇不可殺”的理念直率地沖擊了我們對“正義”的傳統認知,也沖擊了我們對于歷史的理解。這里,正義好象全球“反恐”的“絕對正義”,而“和平”則是對強者的世界秩序的確認,是在秦皇統治下的安全。“天下”的秩序高于趙國人的苦難和絕望,強者應該擁有一切,弱者則蒙受痛苦也為“天下”而不得不忍受,國仇家恨比不上“天下”的價值。弱者內部的紛爭和“飛雪”與“殘劍”對于歷史的不同的解釋最后使得他們喪失了力量。這種新的邏輯當然具有某種沖擊力,這似乎也導致了張藝謀不愿意具體地在中國歷史中作“翻案文章”,而是不得不憑空編造故事。 我聽有人評論說,秦始皇的“天下”太像今天美國主導的世界了。連最后的那會秦始皇修建長城,護國護民的字幕也看起來像今天的美國正要建立的導彈防御系統。
2、僅僅是一遍雞鳴
傳說:有兩個人偶然與神仙邂逅,神仙授他們醞酒之法,叫他們選端午那天收割的米,與冰雪初融時高山流泉的水珠調和好了,注入千年紫沙土鑄成的陶甕,再用初夏第一張看見朝陽的新荷覆緊,密閉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雞叫三遍后方可啟封。 像每一個傳說中的英雄一樣,他們歷經千辛萬苦,跋涉過千山萬水,找齊了所有的材料,把夢想一起調和密封,然后潛心等待那注定的時刻。 多么漫長的等等啊。漫漫長路的終點終于觸手可即,第49天到了。兩人整夜都不能寐,等著雞鳴的聲音。遠遠地,傳來了第一遍雞叫,過了很久很久,依稀響起了第二遍,第三遍雞鳴到底什么時候會來?其中一個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開陶甕,他卻驚呆了—— 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樣酸,以像中藥一樣苦,使他所有的后悔加起來也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灑在地上。 而另一個,雖然欲望如同一把野火在他心里慢慢地燃燒,讓他按捺不住想要伸手,他卻還是咬著牙,堅持到了三遍雞鳴響徹了天宇。 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
3、林肯巧答難題
林肯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超人和才智。有一個老師千方百計地想難倒林肯。一天上課時,他問道:“林肯,你是愿意考一道難題呢,還是考兩道容易的題目?” 不出所料,林肯答道:“考一道難題吧。” “好吧,那么你回答,”教師說,“蛋怎么來的?” “母雞生的。”林肯回答。 “那么,雞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老師,”林肯說,“這是第二個問題了。”
4、毛毛蟲試驗
法國科學家約翰·法伯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試驗”。 這種毛毛蟲有一種“跟隨者”的習性,總是盲目地跟前面的毛毛蟲走。法伯把若干個毛毛蟲放在一只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接,圍成一圈;花盆周圍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個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毛毛蟲還不停地堅韌地團團轉。一連走了七天七夜,終因饑餓和筋疲力盡而死去。這其中,只要任何一只毛毛蟲稍微與眾不同,便立即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吃松葉)。
5、信念因目標而生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來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里負重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沙一般,撲打在探險隊員的臉上。 品喝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有了。 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只水壺,說: “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的目標。 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最終,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 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