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學是以法學為依托,公安學為支點,其他相關學科為支撐的,專門研究公安理論、公安實踐及公安法治規律的法學特色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涉及社會公共安全、社會治安與犯罪控制規律、刑事偵查與公安技術、刑事法治、邊防管理、信息安全等領域,重點研究違法犯罪活動的揭露、證實及懲治等司法、行政活動,是一門具有多學科交叉融合特點的新興法學學科。我校是華東地區高校中歷史最悠久的公安類專業辦學單位,犯罪學、青少年犯罪及偵查學碩士研究方向先前分別掛靠于刑法學和訴訟法學專業,設置時間早,培養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教育教學成果豐碩。
近年來,刑事司法學院在學科專業建設上取得長足進步與突破,為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厚實的基礎。偵查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上海市教育高地項目,也被立項為上海市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司法鑒定學科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公安學專業主干課程《司法鑒定概論》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偵查學》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司法鑒定概論》為市教委重點學科,《偵查學原理》、《法醫學》、《現場勘查學》、《治安學總論》等課程為市教委重點課程,《治安學總論》等多門課程為校精品課程,《經濟犯罪對策學》、《邊境管理學》等近20門課程為校重點課程。此外,刑事司法學院實驗室是我校國家級法學綜合實驗示范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基礎實驗室項目,現已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上海市法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儀器先進,設備齊全,為學生實驗、教學與科研創造優越條件。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現有導師26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博士12人。公安法學教師隊伍已順利完成老、中、青的梯隊結構建設,是一支年齡、學歷、學源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公安法學碩士導師組組長楊正鳴教授,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長期從事偵查學、刑事司法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此外,學院還聘請了國內外警務理論和實戰部門的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如具有國際聲譽的美籍“華裔神探”李昌飪博士現為刑事司法學院的名譽院長,并已多次通過講座、短期講學等形式為學生傳授現代警務知識。
公安法學專業設犯罪學、偵查學、治安學三個招生方向。
犯罪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犯罪學、青少年犯罪學、比較犯罪學等。主要研究內容有刑事政策、犯罪現象、犯罪特點、犯罪規律、犯罪原因、犯罪預防、犯罪矯正以及犯罪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等。此外,還研究各種類型化的犯罪,如青少年犯罪、經濟犯罪、恐怖主義犯罪、職務犯罪、網絡犯罪、跨國(境)犯罪以及各種新形態犯罪等,并具體研究其預防和治理對策。
偵查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偵查學、經濟犯罪偵查學、比較偵查學等。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犯罪行為規律和偵查行為規律。首先,研究偵查活動的一般原理,從理論上或者宏觀上研究偵查活動的一般規律;其次,研究刑事案件的一般偵查程序和偵查措施;最后,研究各類具體案件的偵查方法。在研究方向上,現階段的重點是經濟犯罪偵查(包括國際金融犯罪偵查、網絡知識產權犯罪偵查等)以及恐怖主義犯罪偵查等。
治安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群體性事件防治、網絡輿情監控與網絡群體性事件防治等。主要研究內容是綜合運用行政管理學、法學、社會學、犯罪學、信息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技術,具體研究治安理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安全、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控制技術、社區矯正、社區警務、社會安全管理、邊防管理等,并研究社會治安現象及其演變規律,探討治安管理、防控對策以及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等。 公安法學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法學方法論與文獻檢索、犯罪學研究、犯罪心理學、比較犯罪學、網絡犯罪研究、訊問研究、罪犯矯正原理、偵查學原理、犯罪學專論、案件偵查研究、刑法學專題、物證技術研究、犯罪社會學、治安學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外國治安制度、犯罪被害人學等。
公安法學構建了獨立的、特有的、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研究對象和知識體系,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力、學的層次和人才培養的質量,為社會公共安全的維護培養高水平的公安法學領域人才,所培養的研究生畢業后多數進人公、檢、法、司等國家機關,部分進人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公司企業等單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