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業:經濟法
方 向:國際金融法
學 制:三年
所屬學院:國際金融法律學院
研究方向:中國金融法、比較金融法、國際金融法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是我校適應當今世界對金融法制人才的需求,主動對接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舉措,于2010年新設立的學院。本學院遵循美國耶魯大學等著名學府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職業教育”之教育理念,對現有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故鼎新,致力于培養擁有法律、金融財會、數理統計等復合型知識結構、嫻熟的外語能力、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高起點、國際化、應用型金融法律人才。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也將發展成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于一體的高端平臺。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
本學院師資隊伍力量雄厚,海歸博士云集。在編的專業教師中,既有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又有曾經供職于大型金融機構、擁有豐富市場經驗的專業人員。另外,學院還與北京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耶魯大學公司法研究中心主任Roberta Romano教授、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吳志攀教授,北京大學實證法務研究所所長、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建軍教授,臺灣司法院終身大法官、著名學者王澤鑒教授、施文森教授等諸多著名學者擔任本院客座教授。此外,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香港大學等海內外著名學府,均會選派教授前來講學。
本學院海歸博士畢業于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擁有以英語、德語、法語、日語等進行比較研究和教學的能力。
以學術引領學生成長
本學院推出了“公司•金融•法律”經典譯叢,譯介了大量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出版社的公司與金融法律經典著作,并通過開展大量學術活動,實現“以學術引領學生成長”的人才培養目標。目前,本學院開展的學術活動包括: 其一,金融審判理論高端論壇。本學院與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金融審判理論高端論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上 海市副市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上海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等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悉數與會并發表精彩演講。 其二,“金融法律與實務系列講座”、“金融法律熱點問題三人行”等講座。本學院邀請從事金融案件審理的法官、金融監管官員與市場人士、金融律師等人員過來開設講座,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其三,師生沙龍。本學院周三例會時,將由一名專業教師選擇近期研究的熱點問題進行講授,其他老師與可以提問并參與研討。此外,本學院將把司法機關與律師面臨的疑難金融案件引入學院,由學生完成案情摘述,法官、檢察官、律師與教授共同研討,學生提問,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以實用的知識與技能適應市場需求
本學院除了具有深厚的理論研究能力之外,還通過以下方式傳授學生實用的知識并與技能:其一,每年的假期,均安排學生到金融審判、金融監管與市場部門、律師事務所進行實習;其二,承接來自法院、檢察院、金融監管部門的疑難案件研討任務,請高年級的學生做好案情摘要并負責講解,教授與實務部門的專家發表意見,學生通過旁聽均可獲益;其三,聘請校外金融實務專家擔任學生導師,實現學生“校內外專家”的雙導師制,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人才培養績效。
附:學院師資
一、專職教職人員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和研究人員14名,行政教輔人員3名,另擬引進3名海歸博士,覆蓋了法律、金融財會、數理統計、外語等多學科背景,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6位具有副高及副高以上職稱,占總人數的43%;11位具有海外學習或講學經歷,占總人數的79%;2位曾任職于知名律師事務所,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學院正繼續積極引進畢業于美國、德國等海內外知名院校的優秀人才。(詳見下表:《國際金融法律學院專職教師信息匯總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