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醫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1002Z2)
一、培養目標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專業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科學 研究的基本環節,能夠從事本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2、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注重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3、掌握一門外語,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并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神經重癥基礎與臨床研究 2、重癥胰腺炎臨床與基礎研究 3、重癥患者急性胃腸功能紊亂與臨床營養研究 4、重癥患者內分泌代謝紊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5、急性肺損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6、心臟重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三、學制與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
四、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提倡實行導師負責和導師組指導相結合,導師組由本專業及相關專業3-5名具有講師以上職稱人員組成。鼓勵“三種經歷”,即社會實踐經歷、第二校園經歷和海外經歷。研究生在第二校園經歷和海外經歷中取得的學分,與培養計劃內必修課內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經導師認定后,提交醫學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認定,可以作為必修課成績,取得相應學分,培養計劃以外的課程可作為選修課學分認定。
五、課程學習要求
應修總學分不少于30學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分,選修不少于10分。
學習時間由導師根據科研工作安排確定,在申請答辯之前修完全部學分。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必修課與選修課兩大類。
(一)必修課 1.思想政治理論(理工醫)3學分。 2.第一外國語3學分、專業外語2學分。 3.學位基礎課1門以上。 4.學位專業課1門以上: 碩士生在第一學期集中上課,第二學期起跟隨導師組進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導師組開設的專業課和相關專業基礎課,可采取多種形式:①經典著作或文獻閱讀:寫出讀書報告2篇,由導師或導師小組評定成績,每篇為1學分。②由本專業組織統一授課,采取課程考試方式③由本專業(未統一開課的)命題,組織考試,具體的考試方式由各專業自行決定。
5.前沿講座2學分。 包括研究生的個人專題綜述,參加學術講座、研討會等。前沿講座應貫穿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過程,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參加前沿講座不少于15次,主講不少于2次。各學科應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對參與次數、主講次數和考核辦法作出具體規定。
6.臨床實踐2學分。 臨床實踐階段按課程形式進行設置,由導師組負責安排在相關科室內輪轉,實踐時間不少于6個月;其中社區醫療服務在第三學期進行,結束后進行社區居民反饋式問卷,服務心得1篇。要求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書寫各種醫療文件。參加疑難危重、死亡病例討論。在有上級醫師指導下,完成一定的手術操作。臨床實踐安排(時間、科室)確定后需提交各培養單位教育處備案。臨床實踐由輪轉科室及導師組負責考核評估(實踐課成績≥70分為合格),醫學院負責進行檢查。臨床實踐不合格者不能畢業。
(二)選修課:不少于10學分。 1、實驗技術課: 從醫學院開設的技術平臺課中選修。
2、科研基本訓練相關理論課 碩士研究生在進入科室進行課題研究前,原則上必須選修《實驗室安全與防護》、《實驗動物學》、《醫學統計學》。(課題不需要者,經導師簽字同意,可提交免修申請)
(三)補修課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過而必須補修的本專業本科生必修課1-2門。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及研究生學習的學位課程中有與應補的課程科目相同,且考試成績合格者,可以免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