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簡介
本專業自1983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近幾年來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探測、地球物理信息技術、工程地球物理、計算地球物理、高分辨地震勘探、巖石圈地球物理測量和數據處理、油氣儲層描述與開發地球物理、復雜油氣田物探方法、地震波場模擬與基于模型的深度域地震成像技術、地球物理井間電磁測井與層析成像技術、水資源與工程環境勘查以及非地震探測技術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優勢領域。李慶忠院士是目前我國石油地球物理探測領域唯一的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在“波動地震學”、“三維地震勘測”、“偏移成像”和“高分辨地震勘探”等諸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
本學科設有海洋地球物理探測實驗室、復雜油氣田物探方法實驗室、石油與工程技術實驗室和地球探測信息技術實驗室等。現有淺層地震儀、激發極化儀、多波束測深聲納系統、數字旁掃聲納、淺地層剖面儀、GPS定位儀、海洋重力儀、海洋磁力儀等野外探測信息技術采集系統。由三臺先進的計算機服務器、十幾臺計算機工作站、數十臺微機以及高密度工業磁帶機、A0熱敏繪圖儀、彩噴繪圖儀、A0數字化儀等構成的高性能并行計算與輸入輸出設備,為軟件開發、信息處理與解釋提供了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十五”初期本學科專業已落實的課題和實驗室經費累計已達1200萬余元。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實驗和計算機技能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能較完整系統地掌握地球探測和信息技術領域內一個方向的理論、方法和現代化手段,了解與本學科相近或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概況。具有從事地球物理信息技術、工程地球物理、計算地球物理、高分辨地震勘探、巖石圈運動的地球物理測量和數據處理、油氣田與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與技術等方向的科研和工程技術能力;畢業生可到海洋、油氣田、礦產資源、工程勘查等研究和生產單位,以及高校或政府決策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生產、管理工作。
三、學科研究方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