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浴宇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如期公布了2010年度的全球MBA排行榜。在世界經濟重現曙光的時刻,就業不僅是達沃斯論壇上政經領袖的中心話題,也是MBA行業的焦點。畢竟,對于任何職場中人而言,MBA都是價格不菲的投資。
在今年的榜單中,倫敦商學院仍舊獨占鰲頭。在排名前20的商學院中,有半數來自歐洲,顯示出金融危機對于美國經理人員市場的沖擊遠未結束。在整個排名中,美國之外的學校,特別是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學校份量越來越重。無論是學校數量還是名次多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阿斯頓、杜倫和伯明翰三所學校最為典型,均為去年首次入圍,今年的位次也都有提升。
作為MBA教育的發源地,美國的商學院表現持續低迷,主要是受累于畢業生工作機會的減少。金融業遭受重創,頂尖商學院的MBA不得不放低身段,但是仍然一職難求。沃頓、哥倫比亞和紐約大學顯然是最大的輸家。但是,隨著2009年末華爾街重拾景氣,美國的MBA有望迎來轉機。至于那些傳統產業的重鎮,復蘇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汽車業真正的重生絕非朝夕之間能夠實現,毗鄰底特律的密歇根大學多年來位次不斷下滑,就是一個注腳。
亞洲學校的情形則是喜憂參半。印度管理學院上升至第12位,可謂厚積薄發。香港科技大學躥升至第9,香港中文大學首次上榜即占據了第28名。至于中國大陸的唯一代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由去年的第8滑落至22。這在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理人市場的實際:4萬億投資固然止住了經濟數據的下滑,對于就業卻沒有實質性的幫助。政府主導的投資對于外向型經濟的恢復收效甚微,而中歐MBA為代表的職業經理人恰恰是要在外企中尋找自己的空間。中國大陸其他頂尖商學院MBA的就業狀況也支持了上述判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