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
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由方光燾、孫席珍等老一輩學者創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1980年代,陳瘦竹、葉子銘、許志英、鄒恬等第二代學者,將本學科帶入了全國領先地位。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使得國家的各個方面都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思想解放”更是使學術研究出現新的氣象。也正是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南京大學中文系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從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該領域最優秀的團隊之一。
本學科是恢復學位制度以來首批建立的碩士點,1985年被批準為博士點。1996年,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戲劇學兩個專業組成了江蘇省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含戲劇學)”。2001年,本學科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9年12月,在1978年籌建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的基礎上,以本學科為核心的“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被批準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0年,本基地更名為“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2002年,本學科梯隊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學科梯隊。改革開放以來,本學科經歷了從碩士點、博士點到博士后流動站,從省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發展過程,曾先后被列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11工程”中國文學項目、“985”創新基地“民族認同與漢語言文學”的支撐學科,現已建成在人員、經費、資料、項目和成果積累等方面均具相當規模的教學科研基地。
最近十年來,本學科取得了更加引人注目的發展,推出了一批影響巨大而深遠的成果。《中國現代文學主潮》、《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中國鄉土小說史》、《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魯迅晚年情懷》、《文壇三戶》、《風高放火與振翅灑水》、《往事何堪哀》、《胡適傳》、《回眸“學衡派”》、《“學衡派”譜系》、《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跨界整合——世界華文文學綜論》、《世界華文文學整體觀》、《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當代作家的文化立場與敘事藝術》、《混沌的現代性》、《向著無窮之遠》、《想像的代價》、《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中國新文學史》、《魯迅內外》等一系列著作,都是最近十余年本學科的成果。為了強化學術顯示度,本學科還有意識地集體推出科研成果,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兩輯“雞鳴叢書”。每輯十冊。計十二冊的“中國新文學研究叢書”近期也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些成果,研究水平位居海內外本學科前茅,引起了海內外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的廣泛關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