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華東地區的高等教育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這里歷史名校多如云,浩如繁星。“985工程”與“211工程”高校的數量僅次于華北地區。單“985”高校便有11所之多,分別是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其中歷史超過百年的名校更是不勝枚舉。
而“211工程”高校更是超過30所,加上臺灣省的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亞洲一流高校以及中國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一大批享譽海內外兼具學科特色的藝術類高等學府,華東地區可謂國內頂級名校的集聚地。
▶整體特色:名校如云,出路多元
華東地區的高校不但歷史悠久,數量繁多,在專業上更是特色鮮明。理工科方面占據了華東地區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的優勢,發展出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理工學科,如復旦和山大的數學,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浙大和華理工的化學與化工,上交大與華師大的電信與計算機,海大與廈大的海洋科學,同濟和東南的土木工程、建筑與城市規劃等久負盛名。
醫科中有歷史上“北協和,南同濟”美譽的同濟,更有現在醫科全國排名前十位的復旦、交大、第二軍醫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
由于經濟發達,國際化程度高,加之人們的生活水平較好與消費理念超前,促使區域內高校在商科與管理學科的發展上得到了迅猛發展,特別是上海等沿海省市的高校,這方面的專業尤其受到考生們的青睞。
人文社科類學科更是應了那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復旦、南大、山大、華師大等傳統文科強校的文史哲專業多次名列全國前三甲,實力超群,大師云集,而那些理工科學校也紛紛結合自己的優勢學科走出了一條特色文科之路。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人文歷史資源,華東地區的高校才能發展得如此迅猛,特色鮮明。也正因為如此,廣大考生一旦在華東地區的高校深造,畢業時,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和方向在等著他們,他們的選擇也就變得愈加的多元化。
可以借助所在區域高校國際化程度高、與國外大學交流廣泛的機會出國留學,也可以借助所在區域經濟高速發展的大好形勢選擇去跨國公司、大型國企以及新興產業公司就業,也可以選擇在這風險與機會并存、充滿挑戰性的國際市場白手起家創業。總之,選擇華東地區的高校深造所能給予考生們的絕不僅僅只是一紙文憑。
▶代表學校: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始建于1905年,初名復旦公學,由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創建,首任校董為孫中山先生。“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解放初期曾被譽為“江南第一學府”,現坊間亦有“北有北大,南有復旦”之說,學校以無可爭議的綜合實力名列華東名校之冠。
學校是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學之一,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和中國頂尖學府“九校聯盟”(C9聯盟)的成員大學。現有學科涵蓋了文學、理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工學等十大門類,擁有邯鄲、楓林、張江、江灣四大校區。
復旦多年來始終占據著國內外所列中國高校排行榜的前三位,并躋身世界百強高校。復旦在一些學科領域具有強大的傳統與優勢,其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與地位,以及廣泛的人脈網絡和軟硬件資源、師資力量等堪稱國內超一流。文史哲與理論經濟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綜合優勢也具有壓倒性的,華東地區中也就只有同為國內文理超級強校的南京大學能與之分庭抗禮。
此外,復旦在數理化方面的強勢與實力同樣令兄弟院校感到巨大的壓力,其數學領域的威望以及優秀傳統也只有北大能與之睥睨。當然,復旦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軟肋,那就是工科的發展,始終沒有能夠有迅猛的發展與突破。而同為傳統優勢學科的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雖然依舊實力強悍,但也遭遇同城的上交大、二軍大以及同濟等高校的步步緊逼,發展并不一帆風順。
但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復旦作為華東地區一哥的地位雖時有挑戰,但目前仍無法撼動其地位,它仍然是眾多考生心目中的神圣高校。
▶候選選手列舉
浙江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前身為求是書院,曾被譽為“東方劍橋”,現有工學“北清華,南浙大”之說,化工、電氣、數學發展得很好,文科中中國古典文獻學是為最大的閃光點。
上海交通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前身為南洋公學,被譽為“東方的MIT”,理工科很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船舶與海洋工程尤其強,醫學、管理學科發展得很好,文科在法學上有特色。
南京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前身為“國立中央大學”,始終堅定不并校路線,受學人敬仰。文理見長,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長年把持全國第一的位置,文史哲都很強。
中國科技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有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大學,兩院院士人數超多,數理化樣樣強悍,文史方面科學技術史獨樹一幟。
山東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前身為山東大學堂,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歷史沿革非常曲折而艱辛,校風淳樸。文理兼長,數學、材料及文學學科很好。
廈門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校園建筑有特色,學校在海邊,風光無限好。理科尤其強,經濟學、海洋科學是其王牌。
同濟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中國校名最有內涵、最好聽的高校之一。醫科起家并享譽海內外,現以理工科見長,土建環境類、德語極強,生命科學與醫學、外國哲學、知識產權法發展勢頭迅猛。有德國血統,校風嚴謹。
東南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前身為三江師范學堂,曾被譽為“東南學府第一流”。校園為原國立中央大學本部原址,相當漂亮。同為理工見長的高校,建筑、交運、電信及生物工程很好,文科中藝術學超強。
華東師范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以大夏大學與光華大學為基礎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師范大學。文理兼長,師范教育學科、心理學、地理學、文史學科都很強。
中國海洋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學校坐落在美麗的濱海城市青島,校園建筑很特別,學校學科特點非常鮮明,海洋及水產科學超強,圍繞海洋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如海洋與生態文化學科發展很迅速。
蘇州大學:“211工程”院校,其前身為東吳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家以西式辦學體制舉辦的大學。以文理醫見長,紡織工程、放射醫學、內科(血液病)、骨外科、文學等很強。
南昌大學: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得全省之力共建的高校,教育資源與地方政策優勢明顯。學校以工科見長,材料物理與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是其優勢學科。
▶備考指南:謹慎擇校、差異競爭
想要報考華東地區高校研究生的靈活度是相當大的,選擇的面可以很廣,自主性更大。華東地區高校的總體數量居全國前列不說,層次結構也是多元化的,“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公立本高校、私立高校一應俱全,每一所高校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傳統與優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以及將來的職業規劃挑選能力所及的高校及專業進行報考,切忌擇校時的盲目跟風或不切實際。
除卻認真對待國家統考的公共課外,還應當著手了解清楚每一所高校在專業課命題方面的特點與方向。可以在報考高校的官方網站上搜索相關考試信息,也可以購買相關的復習資料,更好的辦法則是向去年或近年考上的同學進行當面取經,有機會的話最好還能和報考的導師取得聯系,并得到對方的指導。
雖說報考選擇性大,但好學校畢竟是稀缺資源,即使有再多的高校在中國都是不夠的,加之華東地區作為國內經濟最為發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想要通過讀研的方式來這里生活的人大有人在。因此考試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考生必須提前調整好心態,做好迎接這場艱難戰役并隨時可能失敗的心理準備。
同時,如果基礎一般,要盡可能錯開熱門高校與專業,可以報考熱門高校的弱勢學科,比如文科生可以報考傳統理工科大學的文科專業,而理工科學生可以報考文科強校所新建的理工科專業,進行差異化競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