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研究生擴招的大潮下,研究生導師培養跟不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研究生培養質量尤其值得關注。湖南省學位辦數年前在一次抽檢中就發現,該省湘潭某大學,一位導師,一年竟帶了42名研究生。有人將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的關系比喻為茶杯和茶壺,那么當二三十個茶杯圍繞著1個茶壺的時候,茶壺有能力將他們都灌滿水嗎?
為了建立科學研究為導向的導師負責制,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浙江省教育廳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試點單位,杭州師范大學出臺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辦法》(試行),特別在人文社科領域推出一師傅帶一徒弟培養新模式,在教育、藝術、體育三大人文社科領域的專業碩士培養中試行兩師傅帶一徒弟。
針對當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比較單一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杭師大根據不同學科人才培養的特點,制定了“分類培養”的原則,分別實施“一對三”“一對一”“二對一”三種形式。
“一對三”的培養模式在部分理學和工學學科中試行。一位導師如果承擔有國家級研究課題,可以同時指導3名研究生,研究生在參與導師課題的過程中,得到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訓練。
考慮到人文(含藝術)社會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研究的特點,學校在人文社科類學科中,實施“一對一”的“師傅帶徒弟”培養模式,即每位導師每年原則上只允許帶一名研究生,導師根據自己的研究特長,充分考慮研究生的學術興趣和能力,因材施教,開展對研究生的培養。
在教育、藝術、體育三專業學位中,學校根據國家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要求,實施“二對一”的培養模式,即為每名專業學位研究生配備2名導師,其中校內導師為第一導師,主要指導研究生學科基礎理論,校外導師為第二導師,主要指導研究生的專業技能。
學校嚴格規定了導師招生的條件,部分導師因不符合條件,將無緣再指導研究生。比如說,理工科的教授,當年沒有主持課題,近3年又沒有學術研究成果,則不可申請帶研究生。
該校校長助理、研究生處處長袁成毅告訴記者,杭師大校內具備研究生導師資格的教師有600多人,但今年研究生招生計劃也只有600多人,這必然意味著會有一批教授無學生可帶。學校希望通過這么一種形式,進入一個“導師選學生,學生挑老師”的既相馬也賽“伯樂”的良性競爭氛圍。
學校的改革方案中,特別設立了由學校和導師共同出資的“研究生崗位助學金”,凡今年被學校正式錄取的公費生,每人每月可獲得最低500元的助學金。此外,學校還將從今年開始,全面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從課程設置、論文寫作、實踐技能培養、思想品德教育、導師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質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