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沿革
運動健康科學系成立已有15年,前身為“基礎課部”及“運動人體科學系”。
1996年3月,經省體育局、南京體育學院批準成立基礎課部,承擔我院高等教育的所有生物專業理論課程和部分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基礎課部下設體育社會科學教研室、體育生物科學教研室、中外文教研室、基礎課實驗室、辦公室。
1998年9月,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經蘇教高[18號]文件批復),在江蘇率先開設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體育保健康復方向),招收四年制(文理兼收、本二線錄取,可授理學學士或教育學學士學位)的本科學生。
1999年9月,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開始招收全院第一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2001年9月,開設社會體育專業,并招收了第一屆本科學生。
2002年7月,基礎課部改名為“運動人體科學系”,同時將體育社會科學教研室、中外文教研室, 以及社會體育專業劃歸體育系管理。運動人體科學系設有體育生物科學教研室、計算機心理教研室、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辦公室。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下設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運動康復等7個子實驗室。
2009年9月,開設第二個專業——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理科本二線錄取,授理學學士學位),并招收了第一屆本科學生。至此,本系連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改為理科本二線錄取,授理學學士或教育學學士學位),已管理和承擔了兩個本科專業的教育教學任務。
2009年12月,運動人體科學系更名為“運動健康科學系”。設有:運動人體科學教研室、運動康復與健康教研室、信息科學與心理教研室、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辦公室。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下設有7個教學實驗室和5個科研實驗室,具體是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和運動康復教學實驗室,和運動能力診斷與分析、運動分子生物學、運動營養學、運動心肺功能和健康體適能科研實驗室。目前實驗室總面積為2500多平方米,實驗儀器總價值為1500多萬元。
本系除了承擔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和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的本科教育教學任務以及“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外,還承擔了全院各專業有關生物、醫學方面的基礎課程教學任務,以及計算機、統計、數學、心理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并且還承擔全院大學生的心理咨詢與輔導任務。本系積極為優秀運動隊競技體育進行科技攻關,積極為大眾健康開展科學研究和積極為社會服務。
本系現有教職工30(28+2)人,其中教師24人,實驗師(員)4人,管理人員2人;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17人;博士和在讀博士6人,碩士和在讀碩士13人。從年齡結構來看,50歲以上5人,40-49歲5人,30-39歲有18人,20-29歲2人;學歷層次較高,年齡結構較輕,進取心強、充滿活力是本系教學與科研團隊的主要特點。此外,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康復醫學專家也是本系長期的兼職教授。
在運動科學與健康科學教育實踐中,全系形成了師生共同追求與努力的方向,即“系訓”——融學訓研,求知信行。
“融學訓研”是理念,“學”為科學、政治、文化等,“訓”為運動訓練、體育教育和運動健身等,“研”為科學和技術的研究與探索等,“融學訓研”就是把學習、運動、研究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和提高,這是我們的目標;“求知信行”是實踐,“知”指的是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信”指的是追求目標的信念和動機,“行”指的是學習知識、追求目標的行為和行動,“求知信行”就是通過刻苦努力的學習和不斷創新的方法以達到我們的目標,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取得主要成果
(一)學科建設成果
“運動人體科學學科”,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十一五”重點學科。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高等教育特色專業點,2010年6月被評為江蘇省高等教育品牌專業建設點,2010年7月又被評為國家高等教育特色專業建設點。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2004年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實驗室,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2009年順利通過驗收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二)教學科研成果
(1)教學成果獎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國家體育總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江蘇省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項)
(2)獲省優課程4門
(3)主編教材專著14部,參編30余部
(4)獲得科研課題50余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3項、國家體育總局課題5項、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研究項目2項、江蘇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大項目1項、江蘇省教育廳和體育局等課題40余項)
(5)發表論文160余篇(SCI收錄論文4篇、ISTP收錄論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一般期刊100余篇)
(6)獲得國家專利4項
本系不僅擁有錢競光、張蘊琨、孫飆教授等在各自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更重視專家對于教學和科研團隊的凝聚作用,圍繞上述三名學科帶頭人,已形成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與機能評定、運動健身與評價三個具有較高水平和較強戰斗力的教學科研團隊。
三、歷任系領導
(一)正職(主持工作)工作任職時間
張蘊琨:1996年3月-1999年3月,任基礎課部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主持工作)
錢競光:1999年3月-2002年7月,任基礎課部黨總支書記、主任
2002年7月-2009年12月,任運動人體科學系黨總支書記、主任
孫 飆:2009年12月-至今,任運動健康科學系黨總支書記、主任
(二)副職工作任職時間
王愛豐:1998年7月-2002年7月,任基礎課部副主任
陸玉林:1999年6月-2002年7月,任基礎課部黨總支副書記
2002年7月-2005年4月,任運動人體科學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
孫 飆:2005年6月-2009年12月,任運動人體科學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
馬 林:2010年1月-至今,任運動健康科學系副主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