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學科
環境工程學科發展前景廣闊,是我校優先發展的重點學科;在師資隊伍、學術水平、科研實力、實驗設施、文獻資料、對外交流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很好條件。
本學科堅持走科學與工程相結合、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相結合的科研發展之路,積極開展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農業工程、化學化工、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流體機械工程等學科交叉融合,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形成了 “環境污染監控與控制技術”、“ 農業環境保護”、“ 環境生態與修復”和“ 污染控制裝備與技術”四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本學科近五年承擔了國家“863”、國家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農業成果轉化等項目3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獲得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15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4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87篇,出版專著2部,標準20余項。本學科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戰場,大力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咨詢與服務,已轉化重大成果30余項,產生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環保行業和長三角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具有較高的行業影響和地位。
本學科擁有2000余萬元的實驗設備及6500m2的實驗室,同時學科還依托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生物環境保護方向)、江蘇省汽車工程重點實驗室(排放污染控制方向)、江蘇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污染控制裝備與技術方向),具有優良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條件。
本學科有環境工程博士學科點、環境工程碩士學科點、環境科學碩士學科點,共建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博士學科點和生態學碩士學科點,現有博士生導師14人,教授20人、副教授19人,擁有博士學位38人,歸國留學人員16人,各類國家和省部級人才5人,形成了一支學術水平較高、層次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師資隊伍,已經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對推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