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儀器儀表工程專業介紹如下:
儀器儀表工程
1、專業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目前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和“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本學科目前是遼寧省重點學科,擁有遼寧省“工業裝備先進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業裝備節能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遼寧省高等學校“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創新團隊。
本學科目前有現有教師4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具有博士學位25人,平均年齡41歲。近年來,本學科教師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年、2007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2005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06年)等10余項。
本學科以流程工業建模與集成優化控制、石化工業過程綜合自動化、非線性控制、模糊控制、智能機器人以及CIMS理論與應用為主要研究方向。近3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先后承擔完成國家“973”項目子課題、“863計劃”重點課題、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骨干教師基金、遼寧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30余項。本學科成功承辦“2006年全球智能控制與自動化大會”,共有國內外15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使本學科在國內外有了很大的影響。本學科在流程工業生產過程建模、調度與集成優化控制,石化工業過程綜合自動化,工業以太網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等方面研究水平國內領先。
本專業在培養碩士研究生方面,教學、科研、工程實踐緊密結合,注重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已完成和正在承擔多項重要研究課題,并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內容包括: 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復雜工業過程的集成優化與控制,先進控制技術,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電力電子裝置與系統,智能機器人以及CIMS。
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集成自動化系統,工業過程仿真及優化控制,復雜工業過程的智能檢測技術,現場總線技術及裝置,實時專家控制系統,嵌入式控制技術及裝置,智能儀表與系統,模式識別與故障診斷等。
03系統工程:工業過程系統集成與優化調度、流程工業MES、生產計劃與決策支持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
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機器人控制、機器人視覺、數據融合與知識挖掘、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多智能體系統、模式識別等。
3、教學計劃
全日制碩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師培養實行2年的彈性學制;采用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培養工程型人才,培養過程包括在校內學習和在企業學習兩部分;實行“1+1”模式,原則上用1年時間完成課程學習,用1年完成實踐環節和碩士學位論文;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低于28學分,學位必修課不低于16學分,要求在申請答辯之前修滿所要求的學分;實施“雙導師”制,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聯合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組織安排開題報告,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
學位論文階段可以根據導師的課題情況,在校或者在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的企事業單位或學生擬就業的企業中完成。導師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在學校規定的碩士生集中答辯期間實行單獨分組答辯。學位論文應聘請儀器儀表工程領域或相近領域具有應用研究經驗的專家進行評閱。答辯委員會中應至少有一名來自企業或應用研究部門的同行專家。
學生滿足相應的學分要求、完成實踐環節和學位論文撰寫且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可以取得儀器儀表工程學科的工程碩士學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