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小伙伴們提高復習效率的大好時間段。在暑假,我們有大量的整段的時間可以用來復習,這種整段的時間特別適合對某一大段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因為這種長時間的復習不會使我們的思維被打斷,而是能夠有規律的銜接。而政治不同于英語的一點就在于,政治的知識點都是分塊組成的,每一個大個知識點都單獨成體系,所以小伙伴們在暑假的時候著重加強政治的復習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有優勢的。那么今天在這里,小編就來幫助小伙伴們系統地將考研政治哲學部分的知識點梳理一遍。
哲學部分只是我們考研政治要考查的眾多部分中的一部分,但是所占分值并不少。而在哲學部分之中,我們又可以將哲學部分的知識點細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這四個部分單獨成體系但是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認識這些知識點吧。
辯證唯物論
一、物質世界和實踐
什么是物質?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和反射。就是說,物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而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一是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二是堅持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第三,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最后,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意識的起源和本質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意識作為一種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由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等食物的刺激反應性,再到高等生物的感覺和心理,最終發展成為人類的意識。社會實踐,特別是勞動在人的意識的產生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物質和運動
1、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運動時標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范疇,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而物質則是運動著的物質,脫離了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而物質又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忽然承擔者。
2、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的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
3、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特點是一維性;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特點是三維性。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進行的。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社會的物質性主要表現在:首先,人類社會依賴于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第二,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做指導,但是仍然是以物質力量改造物質力量的活動,仍然是物質的活動。最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三、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什么是實踐?
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實踐的特征有三點:一是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二是時間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的能動性;三是時間是社會的歷史的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而實踐的基本形式也有三種,分別是生產勞動實踐、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和科學實驗。
實踐與人的存在
實踐的本質、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決定了時間在人類生活中具有基本和根本地位,實踐構成了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首先,實踐是人類所獨有的活動;其次,實踐集中表現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最后,實踐對物質世界的改造是對象性的活動。
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意識反映世界具有自覺性、目的性和計劃性;第二,意識不僅反應物質的現象,而且反應物質的本質和規律;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最后,意識還具有指導和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