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研究生醫學信息學專業介紹如下:
醫學信息學碩士點簡介
歷史沿革
醫學信息學(MedicalInformatics)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以信息學、信息管理和信息技術為依托,研究醫學領域中的信息現象和信息規律,用于醫學決策和管理的一門交叉學科。目前,全球30多個國家的100余所大學或機構開設了醫學信息學培訓課程。我校醫學信息學科起源于1985年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創建的醫藥信息專業,2000年吉林大學合校以來,學科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2011年醫學信息學二級學科被遴選為吉林大學“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學科;2011年參加了教育部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士點申報工作,并于同年9月順利通過專家論證,成為我國首個掛靠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下的醫學信息學博士點,2013年起開始招收首屆醫學信息學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師資隊伍
本學科依托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信息學系,通過學科交叉融合,與其他相關學科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學系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較深、教學和科研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和科研團隊。現有專職教師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講師2人,助理工程師1人,校內外兼職教師10余人;所有專職教師均具有研究生學歷,其中已獲得博士學位8人,在讀博士2人,研究生導師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人,教育部醫學人文素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衛生人才評價、培訓、研究、管理領域專家1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多數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國家公派訪學研究經歷,形成了一支以專職教師為主,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師資隊伍。
科學研究
學系教師先后承擔各類科研課題6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科技廳科技引導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和專利推進項目、吉林省教育廳科技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吉林省衛生計生委軟科學研究項目、吉林省發改委項目、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吉林大學各類科研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與醫藥衛生企事業單位合作開展橫向課題的研究,指導國家級和校一、二級大學生創新項目10余項。近5年學系教師和研究生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獲各類科研和教學成果獎30余項。2012年8月,與萬方數據研究院聯合共建“醫學信息檢索與數據挖掘方法研究聯合實驗室”,2014年10月,與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聯合共建“醫學大數據研究中心”,為深入開展醫學信息學研究搭建了合作研究的平臺。
人才培養
我校醫學信息學科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醫學圖書情報專業,多年來為國家醫藥衛生領域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的醫藥衛生信息管理人員,被國內同行專家譽稱為“我國醫學信息人才培養的搖籃”。2003—2013年,依托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二級學科,通過設置衛生信息管理和衛生信息技術等研究方向,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23人,博士研究生24人,博士后3人,截止到2014年底,已有94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1名博士后出站。通過自主設置交叉學科申報,獲得醫學信息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于2013年9月開始招收醫學信息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時承擔一部分公共衛生碩士(MPH)的培養任務。目前,本學科點在校碩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23人,在站博士后2人,初步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養體系。
導師介紹
1.王偉(1958.10—),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醫學信息分析與決策。主要研究信息計量學理論及其醫學應用;醫學信息分析的理論與方法;運用數據挖掘、社會網絡分析和信息可視化技術揭示知識結構、流動和關聯,探索科學發展規律、研究前沿、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醫學知識管理與決策支持。
2.曹錦丹(1962.10—),女,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醫學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主要研究內容:醫藥衛生領域信息資源存儲、組織和整合的原理與方法,包括知識組織系統構建、信息資源描述和揭示、健康信息組織、用戶健康信息需求與行為、網絡信息資源與服務集成等。
3.牟冬梅(1970.1—),女,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醫學信息技術與應用。主要研究內容:數字化信息資源和數字化衛生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處理、利用及共享等問題,包括醫學數字資源智能化處理、醫學信息系統構建及集成、醫學信息資源的開發、關聯及語義互操作等內容涉及到的理論和技術。
4.張云秋(1972.2—),女,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醫學信息檢索與數據挖掘。主要研究內容:信息檢索的機理及技術實現;信息檢索的網絡化、智能化、專業化、個性化;用戶檢索行為習慣、接受心理及其對于檢索效率的影響;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非相關文獻知識發現。
5.于雙成(1961.5—),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醫學信息教育。主要研究內容:醫學信息素養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醫學方法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醫學生的科研與寫作能力培養、信息檢索過程中的信息思維訓練、醫學創新知識成果的表達及其學術規范研究、醫學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等。
6.李玉玲(1973.4—),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用戶健康信息研究。主要研究內容:通過授權用戶,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其它工具,將健康信息提供給用戶,用戶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認識和理解,輔助自己和衛生保健人員制定臨床決策,促進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7.王麗偉(1976.11—),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藥物信息處理與分析。主要研究內容:通過語義化信息組織和跨系統信息融合等技術,進行藥物不良反應的數據挖掘、藥物不良反應預測、藥物與藥物相互作用預測、藥物-疾病-基因關系預測、以及老藥新用(DrugRepositioning)的研究。
8.孫麗(1978.12—),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健康信息資源的組織與利用。主要研究內容:運用各種現代信息處理技術與方法,深入挖掘用戶獲取、處理和利用健康信息資源的特點和規律,深化健康信息資源存儲、加工和整合的理論與方法,為完善個性化健康信息服務提供支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