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在將臺堡冒雨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當然,這背后的革命歷史對小伙伴們來說想必也不會陌生。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臺堡會師,標志著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對革命的最終勝利可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政治中我們不得不說的轉折點:
1.八七會議
大革命失敗后,在國民黨的統治下,中國革命轉入低潮,中國共產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議上著重闡述了黨必須依靠農民和掌握槍桿子的思想,強調黨“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八七會議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2.遵義會議
王明等人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對中國革命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使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遭到失敗,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長征。長征初期,中共中央領導人犯了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這樣,當中央紅軍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并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重鎮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并且斷然否定以“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以這次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考研政治中的數字記憶法還是很有效果的,小伙伴們要注意在平時的復習中對各種知識點加以梳理編排,按照每人不同的記憶特點進行背誦,小編今天整理的三個轉折點希望可以幫助小伙伴加深記憶。當然,在背誦知識點的同時還是要注意與熱點的結合,只有做好這兩項,才能輕松搞定政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