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大學研究生生理學專業介紹如下:
生理學教研室創建于1948年10月,經過十年的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達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的延邊大學醫學部生理學科。1986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該學科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7年被評為吉林省高校先進實驗室;1991年10月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校優秀課程;1994年11月被吉林省教育委員會批準為吉林省重點學科。1998年被評為延邊大學優秀課程和研究生教育先進集體。200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生理學科現有成員24名(其中5名國外攻讀博士學位,1名攻讀博士后),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講師7名,助教3名,實驗師2名;具有博士學位者6名、碩士學位者10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1名、中國生理學會消化和內分泌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名。現任教研室主任金元哲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學科承擔我院4個系2個部8個專業的生理學教學和研究生的教學任務。50年來共完成了2萬多學時的教學任務,培養了不同層次的醫學人才萬余名。生理學教研室在教學中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質量,發表了近20篇的教學論文,曾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校先進實驗室”、“吉林省教委優秀課程”,并獲得了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 本學科為第三批碩士學位授予權點,目前已發展成為博士授予權單位。已培養碩士25名,在讀碩士生9名和在讀博士生10名。本學科現有三個研究方向:消化生理學、神經內分泌學和循環生理學。其中,消化生理學主要研究:⑴消化道運動的神經與體液調節;⑵肽能抑制神經對胃腸運動的調控及其細胞內機制;⑶氮能神經調控胃腸運動的離子通道機制;⑷開發新的促胃動力中藥—蒲公英對胃腸動力的作用。神經內分泌生理學主要研究:⑴中樞神經系統對心血管功能的調節;⑵藍斑核—下丘腦—腺垂體軸在應激反應中的作用;⑶藍斑核內分泌細胞興奮和抑制的離子通道機制。循環生理學主要研究:⑴心房肽分泌調節;⑵心房肽心臟功能的調節。 本學科現有實驗室面積330m2, 資料室30m2,擁有三套膜片鉗實驗設備,價值160萬元,15套計算機實驗教學設備,近230萬的教學科研設備,為培養研究生和本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自1985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三項,省衛生廳、省教委6項,衛生部教學與管理課題1項,科研費40萬元。1994年本學科被批準為吉林省重點學科后,科研費不斷增加,兩年合計106.5萬元。延邊大學進入211工程后,由學校和吉林省為生理學科建設立項費投入200余萬元,為生理學科的發展注入了活力。1985年以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和各級學術會議上發表150余篇論文,專著9部,自編和統編教材共8部。其中,國外刊物發表35篇,在國際會議上宣讀論文15篇,被《IM》,《BA》,《CA》收錄的有70篇,《SCI》收錄的有35篇。獲得科研成果11項,其中有5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兩次;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我們學科曾獲得國家教委優秀實驗室獎,省教委的優秀教學成果獎及吉林省普通高校優秀課程獎。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和國家教委資助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科研基金共54.5萬元。 本學科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現與美國的Virginia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明治大學、大阪大學、岡山大學、滋賀大學、北九州產業醫科大學,韓國的漢城醫科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圓光大學、全北大學,香港大學、等,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學術聯系。先后派遣15人次出國講學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公派出國留學訪問15人次,已獲得博士學位5人,在讀博士5人,博士后1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