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C9高校研究生院院長交流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召開。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黃寶印,研究生培養處處長唐繼衛、副處長郝彤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為祿,上海市學位辦主任束金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司雜志社副社長趙清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明利,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姚強,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鐘揚,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立忠,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朱俊杰,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宏春、副院長龍建綱,哈爾濱工業大學副院長梁大鵬,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徐學敏,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亞光、副院長楊根科、副院長楊升榮等出席會議;九所高校的培養辦主任及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各辦公室主任列席會議。會議圍繞“一流學科的關鍵要素——創新型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議題展開,由王亞光主持。
徐學敏致歡迎辭。她說,研究生培養的創新是強校之路,是國家發展戰略之一。我國是研究生教育大國,科研成果顯著,在全球排名靠前;目前,上海交大在培養結構、培養模式、評價系統、招生選拔方式、培養方案改革、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歡迎各校研討分享研究生培養中的經驗和做法,為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黃寶印高度評價了C9高校在博士生培養方面取得的成績。黃寶印指出,創新是人才培養的驅動力,為拔尖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大的需求,而國家的“雙一流”建設為人才培養提供基礎和條件;他建議C9高校對接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高校,對其機構設置、薪酬體系和人才培養等進行全面的實證研究;高校之間可以建立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聯盟,建立一些自律性組織。C9高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已經為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郭為祿介紹了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情況。他指出,上海市高校的學科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若干學科在QS排名已進入前100名,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工科已經進入ESI全球萬分之一;上海市高校也做了很多改革,各高校制定了本校綜合改革方案,并實施學位點動態調整、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等舉措;建設和發展應用型大學應發揮C9高校經驗的輻射作用,對標國際一流,打破高校壁壘,加強高校之間的合作。
各高校在交流經驗環節介紹了各自學校研究生培養的情況,并與其他院校進行交流和探討。 北京大學劉明利就“育人為本、質量為先,穩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作專題報告,他介紹了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發展概況、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主要舉措、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思考、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定位和職責。
復旦大學鐘揚做了題為“論文寫作是研究生培養體系中的薄弱環節”的報告,他著重介紹了研究生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升研究生論文寫作水平的途徑。
哈爾濱工業大學梁大鵬聚焦“2016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指出了研究生課程存在的幾點問題:課程重復、部分課程過細且陳舊、因人設課、學生選擇面小等。
清華大學姚強介紹了清華大學在優質生源保障、學科建設與導師作用、培養過程質量控制,以及分類培養與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并提出“優化全校學科布局,吸引多元人才;完善學位審議機制,鼓勵多元人才;改革導師管理制度,培養多元人才”等建議,供與會者思考。
西安交通大學吳宏春做了題為“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報告,他指出C9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須擔當的三個使命:培養一大批學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和國際化人才;并針對專業學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提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打造校企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體系。
中國科技大學屠兢做了題為“創一流學科——科教結合的創新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的報告,介紹了學校科教結合的局面,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學校未來建設重點是堅持科教結合的辦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浙江大學王立忠介紹了浙江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背景及特色,并就“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工程師學院”的建設情況作重點介紹。
南京大學朱俊杰做了“博士研究生質量保障——南京大學為例”的報告,南京大學在調研分析當前博士生群體的科研現狀、關注的問題和面臨的壓力的基礎上,進行博士生教育機制改革;改革以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盲審為抓手,保障博士學位論文質量,以優秀博士生科研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為途徑,提升博士學位論文水平。
王亞光介紹了上海交大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進展,在上海交大與密西根大學博士生教育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生教育發展的若干思考;并描繪了“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相輔相成、內部自治與外部合作的有機融合、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的協調發展、導師治學與學生超越的文化氛圍”的研究生教育發展愿景。
“C9高校研究生院院長交流研討會”每年舉辦一次,研討會為促進C9高校之間研究生教育經驗交流和推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互動溝通平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