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心臟肌層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炎癥。它常是很多全身性疾病在心肌的表現。各種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免疫反應以及物理化學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但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最常見。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由病毒引起的原發性心肌炎癥。常累及心包。事實上原因不明的所謂特發性心肌炎很可能也是病毒感染引起。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種類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為柯薩奇(Coxsackie)病毒、ECH0(埃柯)病毒、風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麻疹病毒等,特別是柯薩奇病毒(主要為B組)和埃柯病毒最常見,兩者均可通過糞便污染飲食而經口感染。這些病毒一般均可直接破壞心肌細胞而發病,但也可通過T細胞介導的兔疫反應間接破壞心肌細胞引起。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最初3個月內感染柯薩奇病毒或風疹病毒,常可引起胎兒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動脈導管開放、室間隔缺損以及Fallot四聯癥等。
病變特點是心肌間質彌漫性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并有水腫,心肌纖維常被滲出物分隔而使心肌間質增寬;心肌纖維可發生變性、壞死。因此心臟常有輕度擴大、心腔擴張,切面可見散在灰黃色斑點狀病灶。常合并心包炎,為非特異性,但易迅速吸收消散。后期,心肌間質纖維化。
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表現極不一致,很多病例可無癥狀,僅有暫短的心電圖異常。典型病例常表現為心前區疼痛不適,低熱及與體溫升高不相適應的心跳加快等癥狀,常出現奔馬律;由于心臟擴張可引起二尖瓣或三尖瓣的相對性關閉不全,因而可出現心縮期雜音和第一心音減弱;病變累及傳導系統時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絕大多數病毒性心肌炎的預后良好,恢復后不留任何后遺癥,少數重癥病例可迅速發生急性心力衰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