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介紹如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是研究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等交通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與控制的基本理論和電子、通信、信息與控制技術在交通運輸工程中的應用。學科的發展依托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成果,與道路與鐵道工程、運載工具運用工程和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等科學協調并進。 本學科是華東交通大學的省級重點學科。在本學科領域里已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其中教授 4人;副教授10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具有碩士學位9 人。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刊物與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核心刊物論文95 篇.這支隊伍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跨學科知識結構優勢、合理的人才結構梯隊和豐富的研究經驗。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是省級重點學科,1993年12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正式招收碩士研究生。
本學科的研究范圍包括: 1.電氣化鐵道信息處理與控制,以工業控制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自動控制理論等為基礎,涉及實時數據庫技術、調度管理專家系統、遠動通信理論與應用、網絡技術、現場總線技術、可靠性技術、視頻壓縮技術、“透視”理論、軟件工程及設計等眾多理論與技術。其目標是研究和開發代表最新技術發展方向,具有高可靠、高性能的鐵道電氣化信息監控系統,完成對廣域分布的工業對象進行數據采集、監視、控制和優化管理。學科組經十多年的科研攻關,不僅在SCADA系統體系結構、理論研究、新技術應用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且在生產力轉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眾多的關鍵技術,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2.智能交通系統,將運籌學、應用數學、系統工程和最優化理論與現代先進的電子、通訊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對傳統交通系統加以改造,建立現代化、信息化的交通運輸系統,使交通基礎設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率,從而獲得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是當今世界交通運輸發展方向之一。 3.軌道牽引及傳動控制,我國軌道牽引動力發展政策、方向,交直和交流傳動的機車、電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磁懸浮列車的傳動與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是快速發展的一門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領域。長期以來,研究小組致力于我國電力機車傳動系統的應用與研究,研究了大功率交-直變換器和交-直-交變換器,在高電壓大容量領域,取得了突破,并填補了國內空白。本研究方向是研究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理論,以電力牽引及傳動控制、再生能源變換及利用兩個主要領域為對象,解決高速鐵路中關鍵設備電力機車的電能變換和控制、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為保證交通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益和效率,建設智能化、綜合化的交通信息控制系統,長期以來,我校在該學科注重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在智能控制、信息采集、處理和傳輸、牽引傳動與控制、信息集成與控制等有關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級、省部級和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為保證交通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益和效率,建設智能化、綜合化的交通信息控制系統,長期以來,我校在該學科注重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在智能控制、信息采集、處理和傳輸、牽引傳動與控制、信息集成與控制等有關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級、省部級和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在本學科領域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HY200新型微機遠動系統;水電調度聯網集中調度系統;YHJ-1機車技術狀況記錄裝置;水電段數據庫管理系統;鐵路行車事故分析與決策等。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堅實而寬厚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熟練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具有從事高校、科研單位、應用管理部門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的高層次人才。
三、學制及學習年限
執行學校有關規定。
四、學位授予
授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工學碩士學位。
五、學位論文工作
執行學校有關學位論文的規定。
六、培養方式與方法
碩士生應在入學后二個星期內確定導師并制定出個人培養計劃,第三學期參加中期考核,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教學、科研實踐環節。
七、實踐環節
八、主要研究方向
學科的研究工作分四個方向: 1.工業監控技術方向。主要研究開發交通運輸系統中各種監視控制系統。涉及到的技術有工業控制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GPS技術、網絡技術等。它采集、處理和傳輸實時數據,并在調度中心進行集中監視和控制,可極大地提高交通運輸勞動生產率和效益,并保證系統安全可靠,是工業現代化發展的大方向。 2.交通信息工程方向。主要研究交通系統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各階段的信息技術應用,涉及到各類決策支持系統、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數據庫及數據倉庫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等。研究內容包括建模、信息組織、設計理論、系統開發技術以及信息采集、處理和發布技術等。 3.交通運輸牽引動力及傳動控制方向。主要研究交通運輸系統中的牽引動力系統的設計、制造等技術,以及研究傳動系統中的控制方法等。涉及到的技術有交直流調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等。研究內容包括系統建模及分析,實現及應用。 4.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方向。主要研究電氣化鐵道、地下鐵道中牽引供電系統及其自動化設備的設計、制造等技術。供電系統運行調度遠動化、管理自動化以及變配電所無人值班化,是當今研究應用的熱點。該方向研究內容包括變電所自動化、微機保護、遠動技術以及供電系統計算仿真技術。
九、課程設置
總學分要求不低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20學分,選修課不少于8學分,實踐環節4學分。學位課可以代替非學位課,但非學位課不能代替學位課;允許碩士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選修其他學科開設的課程做為選修課;對于跨學科專業或同等學力錄取碩士生須補修相應專業本科主干課程至少3門,不計學分。英語達國家六級500分以上(含500分)可申請免修碩士生英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