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都在糾結要不要考研,一直在心里問自己,考研與不考研到底有什么區別,今天小編帶來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相信看完后你的心里會有答案。
近年來,考研的學生人數呈上漲趨勢,但每位學生的考研動機卻不盡相同,它們大致可分這樣幾波人:
第一波,真心想學術的; 第二波,本科沒考好,有名校情節的; 第三波,走一步看一步,逃避就業壓力的; 第四波,奉父母之命的; 第五波,稀里糊涂地就考的; 第六波,隨大流,大家考我也考!沒準就考上了的。
當然,以上六波人都不講,而是要講如我這波,動機不單純的。
當年,我還沒打算考研的時候,有一位研究生朋友,他從一個不好的本科院校畢業,做著一份自己不滿意的工作,后來他去考了研,在讀研期間找了女朋友,畢業后回到自己的家鄉,又考了公務員,現在的他,有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有媳婦,有小孩,簡直就是天下大同,生命大和諧啊。還有一位朋友,畢業于一個不好的本科院校,考了一所985得研究生。畢業后居然拿了兩個offer,一個在北京,另一個在上海。后來他去了上海,相親認識了一個女孩,現在已經結婚了。哎,不說他了,一說他,就覺得自己,被虐得不輕啊。
所以,我決定,要去考研。一想到讀完研后,生活會好點,工作會好點,工資會好點,婚姻會好點,內心就有些小躁動!不考研的人是不會懂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的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不僅學習好、還是班長、長得又好看、而且還多才多藝,老媽們總要無數次要求我們向他們學習,我們除了忍無可忍之外,就只有大哭一場。小學,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很好;初中,別人家的孩子,依然學習很好。高中,別人家的孩子,依然學習還好。大學,別人家的孩子,談戀愛了。研究生,當得知他不考了,而我還要考之后,瞬間有種脫胎換骨,馬上、立刻就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感覺…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發現,生活中,我們接觸著各類圈層的人,但又無法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只能各自在各自的圈里打轉。如此這般,與其說是家境、背景、能力的不同,還不如說是文化知識層面的不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前些日子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叫做《歡樂頌》。
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歡劇中andy的高智商。當魏渭給andy發一個字謎的時候,andy當即了然,并非常感興趣。試想一下,如果這字謎給了小曲,她肯定是看不懂,也一定會說上一句“真無聊”。所以,注定魏渭看不上小曲,小曲也不會對魏渭感興趣。這就是知識層面,給人們帶來的鴻溝。
考過研的朋友,應該都聽過老師們這樣的激勵:同學,既然要考研,那就考個好的學校,讀研真正帶給你的價值,是到一個更高的平臺接觸一批更優秀的人,從而解放你的思想,提高你的意識,最終讓你獲取改變一生的機會。研究生的朋友圈是立體的,有一個月賺2k~3k的本科生,1w的研究生、2w的博士生、5萬的博士生導師還有導師多年培養的師哥師姐。
既然研究生的朋友圈如此立體,為什么不到一個好的大學,去接觸一些更優秀的人呢?許多全球500強的老總,都是好大學的校外導師,越好的學校資源越多……
有人說,我不讀研,照樣可以接觸到這些人。是的,你可以接觸到,但是人家不帶你玩~。哈!你能怎樣,把人家咬一口啊?讀研就不一樣了,這群優秀的人會以老師、同學的身份與你分享、交流他們的知識和思想,讓你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這就是讀研和不讀研的差別。圈子真正的界限,是知識與見識層面的界限,混圈子,請一定要走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