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學研究生運籌學與控制論專業介紹如下:
一、 培養目標
本碩士點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運籌學和控制論方面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具有比較扎實寬厚的數學基礎,了解本學科目前的進展與動向,并在某一子學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訓練,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及數學軟件,初步具有獨立進行理論研究的能力,或運用專業知識與有關專業人員合作解決某些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在某個專業方向上做出有理論或實際意義的成果。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畢業后能考取相應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或能從事與運籌學或控制論相關的教學、科研或其它實際工作。 本碩士點培養的畢業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嚴謹的治學態度及較強的開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識,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課題,并有較強的適應性。
二、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之一:最優化 最優化是一門集理論與實驗、既嚴密又富啟發性的學科,既可當作基礎數學的一個分支來研究,又幾乎在所有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方向研究致力于當前應用最廣泛的若干最優化問題的可實現算法及解的性質,包括線性和非線性規劃、多目標規劃、不可微規劃、變分不等式和互補問題、全局優化、組合優化,以及一些實際問題的最優化建模、模型性質和最優化方法的應用。研究工作強調密切聯系當前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領域的實際,重視理論的嚴密性,強調算法的可靠性、效率等實算性能和實際中的切實可用性,重視與其它學科(如工程力學、管理科學等)的交叉滲透以及從實際問題中發現新的概念、新的優化方法。在重視理論研究的同時,重視軟件研制和數值實驗。本研究方向力求避免超脫實際的純為形式的理論。 2、研究方向之二:多目標決策 本方向研究多目標決策的數學理論、算法及其應用。多目標規劃(或向量優化)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成果已經十分廣泛和深刻,并且推動了純粹數學領域中集值分析和非線性分析等分支學科的迅速發展。我們在該方向的重點是研究近似有效解的理論與Ekeland變分原理,變分不等式理論,二層系統的多目標規劃,平衡問題和帶平衡約束的數學規劃問題,多目標規劃在數學金融學、經濟計劃、沖突分析中的應用等。在開展理論與方法研究的同時,我們還積極從事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跨學科跨地區橫向合作項目,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與決策、管理科學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 3、研究方向之三:最優控制 生命科學、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及經濟學等學科普遍存在一類非線性分段光滑動力系統的辨識與最優控制問題,它是無窮維函數空間中非線性分段光滑動力系統為約束的泛函優化問題。對這類問題的數值優化理論與算法的研究,不僅是非線性不可微動態規劃領域的前沿課題,也是控制論與其他學科交叉發展的前沿課題。目前該領域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定性理論研究,極需實用、有效的數值優化理論與算法。我們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數值優化的理論研究及可實現算法的構 造。應用無限維優化、不可微優化、區域(間)分解、拓撲優化及均勻設計等理論研究約束泛函極值問題的數值優化理論與算法,給出此類問題的最優性條件、可行下降方向、以及可在計算機上實現的全局優化算法及其收斂性證明。
三、學習年限及學分要求
學習年限:全日制碩士生一般為三年,在職(不脫產)碩士生一般為四年。 總學分 38 分 公共學位課 須修 4 門: 12 分 專業學位課 須修 4 門: 16 分 專業選修課(含一門跨學科專業課) 須修 4 門: 8 分 教學實習或社會實踐 2 分 前沿講座(含文獻綜述) 須參加 5 次以上: 2 分
四、前沿專題講座基本要求
1.講座或討論班的基本范圍或基本形式 討論班成員由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組成。報告內容主要是本專業國內外經典的和近期的文獻或專著,文獻或專著通常由導師選定,師生共同報告。學生報告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討論班也報告成員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思路、方法和問題,以及相關領域的文獻。基本范圍:各研究方向在國內或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熱點。 2.次數、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討論班通常每周活動一次,2--4小時。學生要承擔報告任務(例如專著某一章節或指定的某一論文),要求學生對指定報告的文獻進行認真準備,基本能將文獻報告清楚,在報告中要求能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探討問題發展趨勢。通過講座班的培養與訓練,要使學生逐步達到能獨立思考,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習慣和思維模式。 考核方式要求學生對所承擔報告的內容寫出讀書總結報告,并給出綜合評定成績。在第三學期安排,每月2~3次;期末提交讀書報告。
六、學位論文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應在掌握本門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準備,包括查閱文獻資料、與導師進行討論、確定論文的題目和內容、寫出并通過開題報告。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本人獨立完成,準備和撰寫論文的時間至少一年。 對碩士生的學位論文不應追求過多的專業知識,應側重理論基礎同時又可深入鉆研的課題和內容,但是論文所研究的課題應當有創新的見解,在理論上對本門學科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應用上應解決新問題,獲得新認識、新結果。論文內容應體現出作者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并表明作者能較熟練地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及方法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而完整的學術論文,要求文字精煉通順、圖表清晰整齊、內容條理分明、推導和論證嚴謹、結論清晰、引用文獻和資料準確無誤。學位論文的評閱和答辯程序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進入答辯程序之前應在討論班上宣讀、講述和加以評論。 學位論文經進一步修改整理后應達到在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的水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