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研究生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介紹如下:
材料物理與化學培養方案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學術隊伍
研究方向一: 半導體光伏及光探測材料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特色和意義? 硫屬化合物半導體光伏薄膜材料的研制及應用 納米及粉體半導體光伏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 納米及薄膜光探測材料的研制與應用 當前,世界各國對特殊可利用再生能源,包括地熱能源、太陽能電池、生物燃料等加大了研究力度,這是為了適應未來能源發展的多樣性需求。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尤為引起重視。現已開發應用的半導體太陽電池材料主要是單晶硅、GaAs,由于其制備工藝的復雜和價格高,限制了廣泛應用的可能性。作為新一代的半導體材料黃鐵礦型FeS2,具有遠高于單晶硅的光吸收系數和自然界的豐富儲量,已引起極大的關注。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具有巨大潛力的半導體太陽電池吸收體材料FeS2,CdTe的制備方法、結構及性能的研究,尋找傳統的太陽電池材料單晶硅的替代材料,為新型半導體太陽電池的研制提供充分的實驗數據和理論依據;同時對半導體材料研制中的基本物理、化學問題,如光電性能、材料微結構、各種缺陷態、界面態光吸收等進行深入探討。 硫屬化合物半導體是指含有硫(S)、硒(Se)、碲(Te)元素的化合物半導體,它們在能源材料、配位化學、固體化學及紅外探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中黃鐵礦(pyrite)型二硫化鐵(FeS2)作為新型半導體太陽電池材料,具有合適的直接能隙寬度(Eg=0.95-1.1eV)和很高的光吸收系數(當λ≤1μm時,α≥105cm-1),理論光電轉換效率可達20%,很適合作為薄膜太陽能電池吸收體材料.而且其組成元素儲量豐富、無毒,具有很好的環境相容性,對于光電化學和光電薄膜電池應用有很好的開發前景,很可能成為硅(Si)太陽電池的替用材料.近年來已日益引起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而硫屬化合物半導體,如CdTe等亦顯示了同樣誘人的獨特性能。此外,納米晶太陽電池材料也是當前半導體光伏電池研究方面的熱點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備出適合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應用的FeS2基復合薄膜及探明硫屬化合物半導體納米晶薄膜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同時通過對制備工藝,微結構及基本物化性能的研究,如復合薄膜表面界面特性、環境條件、摻雜改性、復合膜光電轉換機理、納米晶薄膜的構型和特性等的研究,探索制備高性能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的途徑。
研究方向二: 磁性材料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特色和意義? 磁性薄膜材料的制備、結構及性能研究: 厚度在1微米以下的強磁性(鐵磁性和亞鐵磁性)材料,簡稱磁膜材料。磁膜材料使用時需附于弱磁性材料的基片上,而它的磁特性取決于其制備方法和工藝條件。本方向的研究重點是探索磁性薄膜材料合成的新途徑,研究磁性薄膜材料的性能和應用于敏感材料的可能性,特別是對隧穿磁電阻效應的深入研究,極大地促進了自旋電子學這一凝聚態物理新興學科的發展和建立。
塊體納米及非晶態合金磁性材料的制備、表征與應用: 與傳統磁性材料相比,納米以及非晶態磁性合金具有非常優異的機械性能和磁性能,表現出巨大的商業應用前景。而納米及非晶態合金材料的制備,特別是它們塊體形式的制備,是目前這個領域的難點和熱點。本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探索新的制備方法來獲得塊體非晶態磁性合金,并對獲得的塊體磁性非晶態合金的磁性能和機械性能進行表征和研究,并探索其的商業應用可能;塊體非晶態磁性合金晶化行為的研究,并通過此途徑來制備塊體納米磁性合金;研究大過冷態下合金的凝固行為,并通過此途徑來制備塊體納米合金;對獲得的塊體納米合金的磁性能和機械性能進行表征和研究,并探索其的商業應用可能。
二、 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材料物理與化學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材料物理與化學及其相關領域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知識技能,熟悉本專業國際研究動態,具有從事科研和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成為積極為社會主義祖國現代化建設服務、在材料物理與化學領域能夠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科技及教學人才。 2.培養方式? 采取理論學習和科研相結合,導師指導和課題小組集體指導、培養相結合,充分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動性,以靈活的方法培養研究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 3.學習年限? 一般為三年(在職人員為三至四年),其中課程學習時間一年半,學位論文時間一年半。
三、學位論文的基本標準
通過查閱大量的參考資料和社會調查,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及發展方向,結合經濟建設需要選擇學位論文題目。開題報告內容應包括:研究工作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說明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著重說明創新之處,預期進展和預期研究成果。開題報告最遲在第3學期末完成。 學位論文評分分為優、良、合格。 優:研究工作技術路線正確、可行、有創新,工作難度較大,工作量大,論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良:研究工作技術路線正確、可行,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工作量較大,論文屬國內一般水平。 合格:研究工作技術路線基本正確,論文屬區內一般水平。
四、本學科碩士研究生須具備的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的培養是本專業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它始終貫穿于整個培養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課程學習、論文選題和研究過程,使研究生具備以下科研能力:能查閱國內外參考資料,跟蹤本專業國內外最新動態;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思維、判斷,獨立承擔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具有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堅韌精神。 在教師指導下,研究生參加本專業研究課題(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參加省部以上學術交流會至少 1次,在國內外刊物上至少發表 1篇學術論文。
五、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應積極參加校、系的有關政治學習和社會公益活動,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進行社會工作的能力,經常參加研究室的學術討論和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勇于提出自己的學術觀點,以提高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撰寫論文,力爭做到思想新穎、觀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練。 研究生學習期間應承擔一學期的物理實驗(基礎物理或近代物理)教學任務,并對物理實驗的目的、內容及考核方法等提出改革或改進建議;或者承擔一學期本科生理論課的輔導和批改作業的任務,并對該課程的重點、難點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提出建議。 在開題報告前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到區內外進行調研,結合本專業特點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做好開題報告。 為研究生配備計算機,要求會使用各種軟件、熟練操作計算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