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業于2007年獲得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并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并擁有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教師隊伍中有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70%以上。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基因組遺傳信息及基因表達調控網絡、細胞傳導與人類疾病的分子遺傳學等。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生物學進入了“后基因組”時代,揭開了在基因組水平、網絡層面研究遺傳信息傳遞規律、基因表達調控規律的新階段。綜合論思想成為愈來愈多工作者倡導的研究方式,現代遺傳學又一次面臨重大發展機遇。基因組學是遺傳學研究領域中的一個新的分支,從“組”的層次去認識生命正在改變人們以往的許多觀念。隨著多學科的交叉,生物信息學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正在迅速發展。從大量的實驗數據中提取具有生物學意義的信息已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隨著基因組學的廣泛開展,基因的表達調控研究已經逐漸從單個基因點、線式的調控拓展到立體層面上多基因、基因簇以至整個基因組的調控網絡。利用基因組學數據,充分整合多學科的新思路,并建立新的實驗系統和技術體系,闡明真核基因組表達的調控網絡,已經成為功能基因組學領域內國際競爭的焦點。
學術帶頭人蔡祿教授,清華大學博士后,留美歸國學者,已發表科學論文56篇,SCI、EI、ISTP收錄11篇,核心刊物20篇,承擔或參加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部級基金11項。蔡祿教授是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內蒙古“321”人才工程一層次人才,我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點學術骨干,已指導2屆碩士研究生。近年來本學科人員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如PNAS,Nature cell Biology,Oncogene,Biotech,FEBS Lett.等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0篇,總影響因子60.355。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及內蒙古高校科學基金4項,累計經費161萬元。出版教材3部。研究隊伍中博士后1人,博士2人,教授2人,其中2人有在美國、瑞典高校長期工作的經歷。
遺傳學學科為我校新增重點學科,包括從分子、細胞、個體等不同水平探索基因組遺傳信息的復制、轉錄、翻譯、表達調控、和變異的規律,通過分子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提供生物性狀和代謝途徑遺傳調控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新思路。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基金2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7項,累計經費100多萬元。出版教材5部。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SCI收錄論文20余篇,總影響因子達110。研究隊伍中博士5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其中5人有在美國、瑞典高校長期工作的經歷。自治區“321”人才2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
基因組遺傳信息及基因表達調控網絡方向
(1)、基因組水平遺傳信息的破譯,包括在基因組序列基礎上研究不同生物遺傳信息的規律;數據庫中基因組信息和蛋白質信息的分析和整合;基因組序列分析;基因預測;人類遺傳疾病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2)、利用基因組學數據和技術平臺,在分子、細胞以及整體水平上系統分析和綜合基因表達的調控模式,深入理解基因表達的網絡調控機制。
細胞傳導與人類疾病的分子遺傳學方向
(1)、對細胞分化中的轉錄蛋白調控的認識,完整地了解細胞分化機理,加深對于人類認識惡性腫瘤發病機制的認識。
(2)、多基因疾病是由多個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分子遺傳學與臨床醫學、遺傳流行病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學等多學科合作探討多基因疾病發病原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