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炎炎,備考也是如火如荼。對于參加管理類聯考與參加經濟類聯考的考生來說,有一個科目必須要放到暑期備考計劃中來,而且要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那就是“中文寫作”。
基于科目的特性,我們在春季的時候,對于中文寫作沒有作出過多的要求,指導大家對這個科目有所了解即可。其實質性原因是,此寫作非高考彼寫作,它本質上考查的是考生的邏輯思維。比如,論證有效性分析,它就是邏輯的延伸,或者說是對邏輯的另一個考法:由單選題,演變為分析性文章了。所以,學好邏輯基礎,對于學習寫作非常重要。而在基本邏輯思維還沒有有效建立的考生來說,學習寫作是有些困難的,是事倍而功半的。所以,我們在春季的時候,強調邏輯而不強調寫作。
但進入了暑期階段,寫作則是必須要提上日期,并放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來。一來是我們的考生經過半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邏輯基礎,可以開始學習寫作了。二來是暑期我們會重點學習邏輯中的論證評價題型,而這種題型與論證有效性非常本質上是一樣的,二者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來看一篇真題,王曉東老師通過分析來看一下如何準備中文寫作的復習。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訂單得到確認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飛機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車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將在全球正式啟動其全新的A350遠程客機項目。中國、俄羅斯等國作為合作伙伴也被邀請參與A350飛機的研發與生產過程。其中,中國將承擔A350飛機5%的設計和制造工作。
這意味著未來空中客車公司每銷售100架A350飛機,就將有5架由中國制造。這表明中國經過多年艱苦的努力,民用飛機研發與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統地提升,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這也標志著中國已經可以在航空器設計與制造領域參與全球競爭并占有一席之地。由此看出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參與國際合作將帶來雙贏的結果,也是提高我國技術水平和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本題中命題人設置了如下的缺陷,看看你能不能找出來,并在邏輯中找到他們的歸屬?
缺陷1:偷換概念
首先,承擔A350飛機5%的設計和制造工作,不意味未來每銷售100架A350飛機就將有5架由中國制造。因為5%是指一架飛機某些部分,比如機翼、起落架的設計與制造等。而100架中的5架,則是指我們可以制造完成的飛機,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我們能制造飛機的某些部分,但卻未必能設計與制造整架飛機,切不可將二者混為一談。
缺陷2:以偏概全
其次,即使我們在被邀請參與的那5%部分取得了提升,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飛機設計與制造已經取得了系統折提升。畢竟由題干可以看出,我們只是參與了其中部分的工作,而“系統的提升”則是指全部的、整體的能力的提升。切不可夸大事實,妄下斷言。
再次,即使我們在A350飛機的設計和制造工作取得了系統提升,也不能由此斷言我們就在民用飛機研發與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統地提升。因為,A350飛機僅是民用飛機的一類,它不能完全代表后者。事實上,我們在其它類型的民用飛機的設計與制造,可能仍然沒有較大發展和提升。
缺陷3:簡單歸因
其次,原文將中國被邀請參加A350的設計與制造工作歸因于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似有不妥之處。因為中國之所以被邀請參與,可能是因為空客看中了我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而是以市場的準入來換取的合作,也可能只是將某些技術含量不高的部分讓我國參與。如果事實如此,則該論證的有效性是值得懷疑的。
缺陷4:以偏概全
再次,即使我們在A350飛機的設計和制造工作取得了系統提升,也不能由此斷言我國已經可以在航空器設計與制造領域參與全球競爭并占有一席之地。因為,……。
缺陷5:過度推斷/時間問題
再次,被邀請參與A350飛機的設計和制造工作,并不等同于已經完成了這些工作,因此斷定合作是雙贏的結果為時尚早。況且事實告訴我們,參加國際合作也會給我們帶來某些損害,比如環境污染,國內企業的市場遇到抗壓,損害我國相應產業的發展。可見,原文斷定“參與國際合作將帶來雙贏的結果”有些武斷了。
缺陷6:過度推斷
最后,參與國際合作未必是提高我國技術水平和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眾所周知,我國的社會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持續提升的教育水平,使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層出不窮,也使們不依賴國際合作而實現技術水平的提升,增加產業的競爭力。事實,我們自主研發的諸如長征火箭、雜交水稻等世界領先技術,就是很好的佐證。
這其中涉及的邏輯知識包括邏輯統一律、直言命題推理、歸納推理、因果推理和假言命題推理。這些,你都看出來了嗎?
如果沒有看出來,那么我有如下兩個建議:
建議1:再仔細學習各種邏輯推理,當然這次就不能只去求答案,而是要對每一知識點、每一個題目進行細致分析,尤其是對“命題人設置的迷惑項”進行深入的辨析。
建議2:跟著學習中文寫作的技巧,尤其是典型邏輯缺陷的識別、表達與分析的技巧,并勤加練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